人民网

讯飞星火助力央国企积极布局“人工智能+”

被称为“大模型落地应用元年”的2024年,大模型头部玩家纷纷拿下一众订单,行业马太效应逐渐凸显。今年以来,科大讯飞大模型应用领域中标项目38个,累计中标金额21607.1万元,项目分布在通信、金融、能源、教科等行业,以央国企客户为主。业内人士分析认为,2024年,中国大模型落地应用进入加速期,各大头部企业积极部署垂直领域行业大模型,大模型正以惊人的速度为各行各业提供动力,成为推动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关键力量。根据第三方统计以及中国政府采购网、中国招投标公共服务平台等的公开数据,仅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大模型市场中标项目的已披露金额已超去年全年,市场火热程度可见一斑。其中,央国企单位成为采购客群的主力,成为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的排头兵。值得肯定的是,科大讯飞自2023年5月正式发布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以来,一年多时间迭代迅速,模型能力持续稳居国产大模型第一梯队,并且在底座能力基础上深度赋能刚需行业,不断拓展大模型应用边界。截至目前,越来越多的央国企开始选择讯飞星火作为首选大模型合作伙伴,包括中海油、中石油等诸多头部企业。为什么更多的央国企选择科大讯飞?科大讯飞做对了什么?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给出的回答是“自主创新”。近日,在2024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开幕式上,刘庆峰公布了讯飞星火大模型应用成绩单并发布讯飞星火4.0Turbo,首发多模AIUI交互标准等11项技术和产品应用,国产超大规模智算平台“飞星二号”正式启动。在底座模型能力提升的基础上,科大讯飞还首次发布了多模态视觉交互及超拟人虚拟人交互能力。在现场演示中,超拟人数字人可以实现语音、视频和图文等多模态的交互,如能够现场解说一段“孙悟空”和“奥特曼”人偶的战斗情节,也可以对日常商品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和行业常见的多模态交互大模型不同,讯飞星火还支持用户创建自己的个性化数字人,可利用一张照片就创建“数字分身”,一句话复刻用户声音,实现随时随地和自己对话的场景。这些都是科大讯飞在大模型领域的自主创新,此外,讯飞星火还是国内少有的一个基于全国产算力平台训练出的全民开放大模型,在引领国产大模型底座发展的基础上,科大讯飞还在持续探索无人区,致力于给世界提供第二选择。讯飞星火的优势还在于对多个行业的积累足够深厚。在科大讯飞服务的央国企客户中,涉及运营商、金融、交通等诸多行业,不同行业对大模型的需求不尽相同,这对大模型在细分行业的落地能力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早在科大讯飞启动大模型研发攻关时,就立下了“1+N”的大模型研发架构——“1”是指一个通用认知大模型,“N”则是将认知大模型应用在教育、医疗等多个行业领域。在去年的科大讯飞1024全球开发者节上,科大讯飞就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发布了12大行业大模型,覆盖金融、汽车、法律、工业等多个领域。今年,科大讯飞与龙头企业共建的行业大模型已经达到20多个,覆盖超过300个应用场景,并成功打造了多个具备价值引领作用的行业大模型。如中国海油与科大讯飞共建的“海能”人工智能模型,背后就是讯飞星火对能源领域的深厚积累。在讯飞星火的强大底座能力下,“海能”人工智能模型可以针对海上油田的稳产增产、安全钻井、海工制造、设备维护、LNG(液化天然气)贸易、油气销售等场景,构建起数据驱动、业务协同的新模式,进一步提升了海洋能源产业数智化水平。此外,讯飞星火大模型还在助力企业迸发创新生态方面表现出色。越来越多的企业依托讯飞智能体平台,孵化员工自己的AI助手。一些企业甚至在内部举办了智能体大赛,鼓励员工发散创新思维,构建真正好用的智能体助手。比如国能集团举办的“国家能源杯”大赛,吸引了126支队伍参赛,最终孵化出54个场景智能体。(记者 张纹 北京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1126116.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0)
新华社客户端的头像新华社客户端
上一篇 2024年10月26日
下一篇 2024年10月26日
198抢自链数字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