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深度推动医疗行业的革新与升级。在“2024肿瘤精准治疗与智能管理新进展高峰论坛”上,疑难病智能分诊中心-肿瘤专病项目亮相,将为全国肿瘤患者提供智能化、精准化的分诊转诊和全病程管理服务。
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首要原因。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近期公布的数据,基于人口统计的预测表明,到2050年,癌症新发病例数将达到3500万。面对严峻挑战,我国积极倡导“癌症三级预防”原则,一级预防为病因预防,二级预防聚焦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级预防重心为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为探索出更加精准、高效的诊疗与管理模式,以及加强癌症防线前移和早期诊断。全国疑难病智能分诊中心、全生命周期六病共管中心的建设首先围绕肿瘤单病种开展,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疑难肿瘤诊治和肿瘤全病程管理的应用,旨在推动我国疑难肿瘤的分诊、转诊体系建设和综合防治工作。
“疑难病智能分诊中心-肿瘤专病”基于超百万种标签数据库、症状智能分析系统以及线上多学科会诊系统,可以为患者快速匹配对症专家并制定个性化方案,提供精准转诊通道。“肿瘤全病程智能化管理平台”则依托AI赋能的数智化全病程管理工具,以“健康管理师+责任专家团队”的跨团队、多角色全程协作模式,为患者提供覆盖院前、院中、院后的全流程肿瘤个案管理式服务。
这是去年12月上海市数字医学创新中心和微医共同推动全国疑难病智能分诊中心建设后,落地的首个单病种全生命周期管理的AI应用成果。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下,患者在平台上能够更快、更精准对接到对症的优质医疗资源,获取最优的治疗方案。疑难病智能分诊中心由彭淑牖、严律南、倪泉兴作为领衔专家顾问,汇集了来自上海瑞金医院、中山医院、华山医院、仁济医院、肿瘤医院、市一医院、华东医院以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浙江大学附属医院等上海和全国的知名专家团队。
上海凭借其丰富的医疗资源和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高地优势,率先打造了全国首家人工智能医院,这一举措将有力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的落实与发展,为肿瘤等专病诊疗及其他医疗健康服务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胰腺疾病诊疗中心主任、癌基因与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沈柏用教授表示,癌症治疗的终极模式,是找到并打通所有肿瘤发生的机制通路,以人为中心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因此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场景非常广阔,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从高危人群中筛出早期胰腺癌,实现从诊断到治疗的新的突破,并制定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同时把大专家的临床经验赋能给更多基层医生等等,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有力推动未来整个医学科学的研究。
“目前在微医平台上,近十年来有280万肿瘤患者在线寻医问药,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加持,能更好打破医疗资源信息的不对称,让患者少走弯路,享受到最优的治疗方案、最优的病程管理和最优的性价比。”微医上海人工智能医院院长张群华表示,
医疗与AI深度融合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是微医不断推进从1.0互联网医院到2.0数字健共体,再到现在3.0人工智能医院的内在逻辑。微医正在和更多的医院、专家、医生搭建肿瘤患者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平台和合作生态,希望能够帮助全国更多肿瘤患者精准匹配到对症专家,及时获得必要的诊治,提高治愈的机率,并获得全病程的智能管理服务。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杨毕伟,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肿瘤科主任赵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胰腺外科主任龙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项建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科副主任医师李大卫,与微医上海人工智能医院院长张群华一起启动“疑难病智能分诊中心-肿瘤专病”项目。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1118944.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