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经济“数”语|央行最新金融数据透露三个重要变化

经济“数”语|央行最新金融数据透露三个重要变化风口财经记者 张亭旺8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最新金融数据。截至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3.31万亿元,同比增长6.3%,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2%,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7%,前7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53万亿元……“整体来看,金融总量增速高于名义GDP增速,总体保持合理增长。”受访专家表示,7月金融总量增长基本稳定,月末增速与上月基本相当,保持合理增长,反映金融持续发力支持实体经济。直接融资加速发展广义货币(M2)、狭义货币(M1)变化持续引发市场关注。根据央行披露数据,2024年7月末,M2余额303.31万亿元,同比增长6.3%,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M1余额63.23万亿元,同比下降6.6%。对于M2增速放缓,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在“挤水分、防空转”的监管导向下,4月以来,货币扩张节奏明显放缓,尤其是M1增速延续处于负值区间。一方面,部分虚增的存贷款被挤掉后,金融数据会出现一定回落。另一方面,我国M1的主要构成为单位活期存款,在此轮调整中受影响较大。考虑到前期企业活期存款中,有相当一部分通过“手工补息”获取了相对高的收益,这些行为规范后,企业活期存款出现下降,有些还在逐步向理财转化,这方面的影响会持续显现,导致近几个月M1持续回落。业内专家认为,2023年是疫情平稳转段的第一年,M2增速明显回升,导致基数较高。从剔除基数影响的两年平均增速看,2023年和2024年7月末M2平均增长8.5%,保持了流动性合理充裕。经济“数”语|央行最新金融数据透露三个重要变化社融方面,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395.72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比上月高0.1个百分点,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基本匹配。值得注意的是,从最新金融数据来看,融资方式有新特点。一方面,直接融资加速发展。7月企业债券净融资约1600亿元,同比多约310亿元。此外,7月中国政府债券净融资约7000亿元,同比多约2900亿元。“这有力支撑了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我们也看到,近期专项债加快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和使用也在加速落地。另一方面,7月新增贷款中票据增长较多。温彬分析称, 在有效融资需求不足时,银行短期内要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而项目储备不足,通过加大票据直贴、转贴力度,将代表企业信用的未贴现票据转化为代表银行信用的表内票据融资,对企业也实实在在提供了资金支持。同时,随着票据利率下行,中小企业通过票据融资的成本会相应降低,也可以激发融资需求。持续支持实体经济今年以来,中国央行持续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发力,支持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力度保持稳固。由此,金融支持重点领域力度稳固,信贷结构继续优化。从信贷结构看,支持“五篇大文章”的金融服务持续提升。7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绿色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增速均明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事实上,信贷资源正在更多地流向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具体而言,7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3.63万亿元,同比增长16.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5%;“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4.17万亿元,同比增长15%;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2.1万亿元,同比增长17%。以上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经济“数”语|央行最新金融数据透露三个重要变化这是位于嘉兴市南湖区嘉兴科技城的浙江凯乐士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物流机器人装配和检测车间。图片来源:新华社董希淼表示,今年以来,金融机构积极盘活存量贷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将低效贷款回收后投放到新动能领域,存量贷款的结构明显优化。目前来看,前期政策效果还在逐步显现,将带动有效需求复苏回升。随着消费恢复,经济循环会更加顺畅,预计也将创造出新的有效融资需求。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在监管层“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的政策取向下,当前的重点是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等政策工具强化对实体经济的精准滴灌,同时着力引导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以此作为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主要发力点。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数据呈现出新特点,也很大程度反映了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业内专家提醒,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快,传统上高度依赖于信贷资金的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等贷款“大块头”逐渐调整,反映到信贷数据上是不增长甚至收缩,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等新动能领域贷款需求短期内难以完全接续,补不上传统领域贷款下降形成的“坑”,导致信贷增长出现波动。房贷利率持续下行央行最新数据显示,7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65%,与6月持平,比去年同期低22个基点;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3.4%,比6月低9个基点,比去年同期低68个基点。记者了解到,7月22日,央行宣布将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调整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同日,央行报出的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同步下降10个基点,分别降至3.35%和3.85%,有利于支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董希淼表示,目前商业银行面临的净息差收窄压力依然较大,人民银行顶住内外部压力继续降息,年内引导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分别累计下降10个和35个基点,实属不易,充分展现了我国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的战略定力。房贷利率下行对减轻房贷借款人利息负担及促进消费意义重大。今年以来,5年期以上LPR累计下降了35个基点,存量房贷借款人自下一次重定价日后,也将享受到LPR下降带来的好处,减轻利息负担,增强消费能力。按房贷本金100万元、30年期、等额本息估算,每月可节省利息支出约200元,利息总额可节省超过7万元。经济“数”语|央行最新金融数据透露三个重要变化西安大唐不夜城景区景色。图片来源:新华社此外,LPR下调带动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随后,主要商业银行下调存款利率,自2022年9月以来已累计下调5次。有专家认为,存款利率仍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且或将于年内再次落地。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曾表示,综合考虑未来一段的经济和物价走势,我们判断四季度政策利率(7天期逆回购利率)仍存在下调空间,届时将带动两个期限品种LPR报价跟进调整。这样来看,年底前后还有可能启动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则表示,从信贷结构看,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其中,消费复苏动能偏弱,房地产市场低迷,加上海外需求前景不确定性,国内宏观政策实施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政策重心偏向于促消费和稳投资,同时,优化供给结构。预计年内政府债券将加快发行和使用,加快设备更新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措施落地,因城施策用好用足稳楼市政策组合拳。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1116895.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0)
大众日报的头像大众日报
上一篇 2024年8月13日
下一篇 2024年8月13日
198抢自链数字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