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20余位院士齐聚杭州未来科技城 直面人工智能“灵魂三问”

潮新闻客户端 胡金 陈昱涵 谭琴20余位院士齐聚杭州未来科技城 直面人工智能“灵魂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发出“灵魂三问”。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质生产力,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世人对其发展难免存在同样的困惑。6月22日至23日,2024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在杭州未来科技城举行。这是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三大品牌活动之一,是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领域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千人级专业会议之一。今年是大会连续第5年落户杭州未来科技城。包括20余位中外院士在内的2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交流最新科研突破与进展,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灵魂三问”,也在会上有了新的声音。20余位院士齐聚杭州未来科技城 直面人工智能“灵魂三问”少年对话院士:人工智能带来什么?清华附中国际部的学生刘念希发现越来越多同学都在使用人工智能辅助学习,大家的学习模式似乎正在改变。他有些担心——在人工智能的影响下,人的思维逻辑会不会退步?杭州天元公学的学生沈嫄有些不解:“人工智能都开始进行艺术创作了,人类如何始终保有创新性和创造力?”今天,刘念希、沈嫄等5人受邀来到杭州未来科技城,参加大会的“大手拉小手”院士与中学生对话环节。潘云鹤、戴琼海、郭华东3位院士,当面为他们答疑解惑。如同其他革命性技术一样,人工智能面临着科林格里奇困境。这是1980年英国技术哲学家大卫·科林格里奇在其著作《技术的社会控制》中提出的技术控制两难困境。简单来说,一项技术如果因为担心不良后果而过早实施控制,那么技术很可能难以爆发;反之,如果控制过晚,已经成为整个经济和社会结构的一部分,再来解决就会耗费大量时间精力,甚至无法妥善处理。在戴琼海院士看来,人工智能依旧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依然还有很多“不能”,与人类智慧还相差甚远,人工智能发展无法跟上人类智慧演变的速度。他叮嘱道:“学生只能用人工智能来帮助学习,而不是用来替代学习。”发展人工智能是大势所趋。今年,“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新概念、新表述、新思维的提出,不仅体现国家对人工智能应用和普及的深远布局,也揭示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面对人工智能加速与其他学科领域交叉渗透的现状,本次大会还设置了“人工智能赋能科学数据的若干思考”“人工智能发展前沿”等7场主旨报告以及32场专题交流。专家学者围绕大模型与安全、机器人智能感知与决策等几十项热门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安全有序推进地推进人工智能出谋划策。在他们看来,人工智能带来的是更多的可能性,不能因噎废食。20余位院士齐聚杭州未来科技城 直面人工智能“灵魂三问”市民对话企业:人工智能发展如何?当天,以“技术蝶变 产业焕新”为主题,2024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博览会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同步启动,展期持续至6月25日。博览会面积总计超5000平方米,设有智慧医疗、智能交互、智能芯片、工业视觉等十大展区,邀请华为、蚂蚁、百度、MoPaaS魔泊云、唯精医疗、荷湖科技、云迹科技、涿溪实验室等近70家企业参加,展示我国人工智能的最新成果和应用前景。在荷湖科技展区,有观众看到展品均为各式各样的显微镜时,有些好奇企业与人工智能的联系。荷湖科技相关负责人举例介绍,当肿瘤细胞转移过程、细胞对药物的细微反应被镜头直接真实捕捉后,借助人工智能图像数据分析挖掘,可以实现活体三维、长时间、高分辨率的显微观测,为生命科学发现、精准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更多可能。荷湖科技是杭州未来科技城在生物医药领域重点引进的高科技产业项目企业。它的“人工智能+”,是杭州未来科技城打造人工智能高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杭州未来科技城发挥创新政策、创新平台、创新人才和优质企业集聚的优势,依托杭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城西科创大走廊,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加速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塑造人工智能特色竞争优势,已成为全省领先的人工智能发展高地。高地要建高峰,杭州未来科技城持续完善创新生态,不仅在引进名企强企、高能级创新平台、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及重点项目等方面形成较为完备的政策体系,还有针对性地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研发、租金、中介、云服务、贷款、融资等多方面扶持。高水平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也不断吸引着“新势力”的加入。目前,仅人工智能小镇一地,就集聚并培育24家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25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杭州人工智能产业重要的创新动力极。20余位院士齐聚杭州未来科技城 直面人工智能“灵魂三问”城市对话未来:人工智能路在何方?这次大会还有两个“重头戏”,就是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杭州基地揭牌和第二届涿溪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签约。前者,将以基地为载体,在产业战略研究、关键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应用和高端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后者,则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举措,意味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不难发现,两者的共通点都是科技成果转化。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大潮席卷而来时,网络上有不少人发出疑问:为什么AlphaGo没有在中国诞生?为什么ChatGPT没有在中国诞生?为什么Sora也没有在中国诞生?事实上,人工智能的科技成果转化,虽然呈现出高技术含量与高附加值的显著特征,但实际操作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如信息不对称、资金短缺、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杭州未来科技城锚定国家级高新区建设,加快建设具有未来感、国际范、创新味、年轻化的城市重要新中心。在此背景下,该地多措并举打通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要在人工智能领域闯出一片新天地。生态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保障。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涿溪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都将享受到杭州未来科技城提供的研发费用补助、房租补贴、人才补助、薪酬补贴等政策。人才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力量。会前,2024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大赛—算法挑战赛决赛在杭州未来科技城成功举办。大赛中的优秀项目将有机会入驻杭州未来科技城,得到全方位政策支持。接下来,杭州未来科技城还将积极营造数字人才创新创业环境,纵深推进高质量创新人才和企业家队伍建设,推动人才动能向新质生产力转变。以此次大会为契机,余杭也将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持续优化产业生态,不断开拓更多应用场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新突破。“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1109091.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0)
钱江晚报的头像钱江晚报
上一篇 2024年6月22日 下午8:30
下一篇 2024年6月22日 下午9:24
198抢自链数字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