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AI成毕业论文“第二作者”:“善用”才是正确姿势

AI成毕业论文“第二作者”:“善用”才是正确姿势□刘熙媛(西南政法大学)2024年的高校毕业季即将到来,相比往年,今年不少国内高校先后发文,就学生如何在毕业论文中使用生成式AI、AI代写在论文中的比例等问题作出规范。高校试行或出台相关规定或办法,对毕业设计(论文)中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占比进行检测,正是意识到了学生滥用AI存在的问题。首先,应肯定AI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AI不仅能够处理海量数据,提高研究效率,还能通过深度学习和模式识别等技术,发现传统方法难以察觉的规律和趋势。在诸如生物信息学、物理学、经济学等领域,AI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研究工具。在写毕业论文时,使用AI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效率、检查语法错误、提供参考资料等。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使用AI撰写毕业论文可能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学生如果过分依赖AI,会导致自身写作能力的退化。学术论文的写作的初衷,就是锻炼学生高度的创新思维和思辨能力,直接使用AI而不加以辨别,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将不会有所提升,同时这样做也无法真正反映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最重要的是,学术界对于抄袭和剽窃的行为始终持零容忍态度,学生应当认识到利用AI生成的内容未必符合学术诚信的原则。因此,学生们在使用AI辅助毕业论文的撰写时,应当保持警惕,提升人工智能素养,理性使用AI工具。其一,应看到人工智能的局限性,学会甄别不良信息、虚假信息、违法信息等。其二,还要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和学术素养,坚守学术诚信的底线,保持独立思考和创作的精神,真正实现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为自己的学术之路铺就坚实的基础。随着AI在高等教育中的深度介入,当前高等教育中的学术训练也面临着新的考验。去年8月,学位法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初次审议。其中,草案对学位获得者利用人工智能代写学位论文等行为,明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决定由学位授予单位撤销学位证书。相较于规范AI的应用,高校还需在专业设置、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以适应技术的冲击。如何培养学生掌握超越人工智能的能力,将成为各高校持续探索的重大议题。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1101858.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0)
红网的头像红网
上一篇 2024年5月13日 下午6:12
下一篇 2024年5月13日
198抢自链数字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