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聚焦人工智能知识图谱 上海市档案馆开展档案智能化路径

聚焦人工智能知识图谱 上海市档案馆开展档案智能化路径中新网上海新闻4月22日电(记者 缪璐)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人工智能正由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演化。知识图谱作为其技术分支,在智能化进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国际知识界的智能化应用研究竞争态势激烈,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层出不穷,中国档案界如何顺应时局之变,是摆在档案学人和从业人员面前的新挑战。近日,上海市档案馆国家级科技项目“基于知识图谱的档案保护认识体系构建研究”召开课题推进会,课题负责人及主要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聚焦人工智能知识图谱 上海市档案馆开展档案智能化路径此项课题是上海市档案馆2023年度确定的重点课题,由上海市档案局巡视员肖林研究员担任组长,国家级档案专家领军人才张建明任副组长,主要成员由上海市档案馆保护技术部业务骨干、互联网软件开发团队和科技核心研发人员组成。会议聚焦档案保护面临的社会环境、技术环境、需求环境、风险因素和病害类型极其复杂,精准研判和对症施治是档案保护的基础和前提,借助知识图谱技术,建立以内容为主体、技术为支撑、管理为保障的人工智能档案保护认知体系显得迫切而重要。上海民桥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周保松博士、上海互联网软件集团公司总裁宋朝阳分别就各自领域参与课题前期工作阐述了研究进展情况。据了解,目前课题已完成档案工作各环节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载体材料、保护材料的理化性能、病害档案在不同环境下的病害状况、劣化机理进行综合整理和检测分析、档案保护修复技术方法综合整理和检测分项等分项数据库建立,并完成知识图谱的规则设置和模型建构;下一步将通过知识图谱技术构建档案保护认知体系,实现“材料-病害-对策”的深度关联聚合,通过VR、ChatGPT等可视化技术将复杂的风险预警、保护措施、修复建议等信息清晰直观地表现出来。巡视员肖林研究员对项目予以肯定并提出明确要求。肖林研究员认为,上海市档案馆保护技术有自己成功的经验、独特优势和现实基础,在巩固优势长板的基础上,应大力推进技术赋能,重点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与档案保护技术深度融合。积极推进基于知识图谱的档案保护认知体系构建研究,为档案保护提供科学的风险预警、保护措施和修复建议。据悉,本课题是全国档案保护系统首个开展知识图谱构建档案保护认知体系的项目,具有重大开创性意义。(完)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1098568.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0)
中国新闻网的头像中国新闻网
上一篇 2024年4月23日 上午9:40
下一篇 2024年4月23日 上午10:08
198抢自链数字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