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lphaGo到ChatGPT,从微软小冰到Sora,人工智能(AI)似乎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解锁各项技能,挑战一项项人类曾经引以为傲的专长。本文刊于《中国妇女》杂志在这个时代,AI可以帮助我们检索文献、总结主旨,甚至讲述故事,传统意义上的阅读好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要思考阅读在AI时代的新角色和未来演化,不如反过来先想想AI在阅读中所扮演的角色。首先是作为读者的AI擅长文字处理的AI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读”完海量文本,并提炼要点、生成概要。对于以信息收集和检索为任务的阅读来说,AI确实能帮助我们提升效率,但并不能完全替代阅读。阅读纵然有学习知识、领悟道理的功用,但其过程本身带来的乐趣无可替代。科普作品带我们领略自然和宇宙的奥秘,文学作品让我们共情人物的悲欢离合。文本可以被抽象、总结,从几十万字浓缩为几十字,但体验过程也随之被压缩、榨干,失去鲜活的细节。未来的阅读,可能会更偏向于审美体验,而非知识获取。与之相对的是作为作者的AIAI同样可以“创作”作品,诗歌、小说都不在话下。然而,AI的创作是通过学习人类已经创造的文字内容,进行文字层面的分析、重组、拼贴,并没有真正的创新。AI没有感官,也无法将现实世界中的丰富细节直接转化为文字。同样,AI也无法像我们一样经历人生的起伏,参悟生活的道理,并将这些感悟融入创作之中。在未来,我们阅读AI的创作并欣赏其异质性,但我们同样阅读人类的创作并欣赏其原创性。最后,是作为故事角色的AI有关AI的叙事早已出现在我们的阅读视野之中,尤其是在科幻小说里。AI常常作为反派存在,似乎超级AI一旦觉醒就会脱离人类控制并施加暴行。可事实上,对于AI的恐怖想象都源自人类自身。AI本是一位没有判断力的读者,所有算法都由人类编写,对所有内容都照单全收。若有朝一日AI真如科幻作品中描述的那般,有意取代或危害人类,那也极有可能是因为人类在自己的叙事中将AI塑造为这样的角色。在我们阅读的同时,AI也在阅读。伯特·达恩顿在《书的景况:过去、现在和未来》(The Case for Books:Past, Present, and Future)中,简单回顾了人类阅读境遇的变迁历史,并对阅读不可预见的未来发出了感叹:“从文字出现到手抄本,经历了4300年;从手抄本到活字印刷术,1150年;从活字印刷术到互联网,524年;从互联网到搜索引擎,17年;从搜索引擎到谷歌的相关性排名算法,7年;谁知道下一个即将出现或初露端倪的变革是什么呢?”在我看来,阅读的发展变化改善了人类的阅读境遇,阅读境遇的优化又驱使人们对阅读发展的要求日益严格。从传统阅读、数字阅读、移动阅读,再到未来AI引领的智能阅读,阅读方式正朝着满足人类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方向发展。然而,AI在给人们带来阅读方式革新、阅读体验变化的同时,也隐含了一定程度的挑战和风险。今年的“三八”国际妇女节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报告,称“生成式AI”存在性别偏见倾向,将女性更多与家庭和家务劳动联系,将男性更多与商业和管理联系;在AI的开发和研究中,女性从业人员所占的比例也远小于男性……是挑战,也是机遇。今天的女性,有责任亦有机会来推动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可以躬身入局参与AI的创造,也可以用自己的阅读和书写来塑造更为平等的性别结构、更为友善的AI形象。AI与我们的阅读相互缠绕,与我们的未来相互缠绕。技术的更迭变幻,归根结底是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无限求知。因此,阅读是永不过时的学习习惯。编辑:李煜审校:杨学娟审签:刘萍欢迎订阅2024年《中国妇女》
1、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 2-40,全年12期24册,总价192元。2、手机订阅。扫描或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订阅。
3、微信订阅。微信“我”→“服务”→“城市服务”→“办事大厅”→“便民服务”→“中国邮政报刊订阅”→“订阅首页”中国邮政-微商城,搜索“中国妇女”即可订阅。4、电话邮件订阅。与中国妇女杂志社出版发行部联系订阅。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甲24号电话:010-65126980、65125075邮箱:[email protected]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1098492.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