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谈人工智能时代下的阅读与写作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谈人工智能时代下的阅读与写作分享会现场。江畅/摄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谈人工智能时代下的阅读与写作分享会现场。江畅/摄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南宁4月20日电(江畅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谢洋)4月20日上午,在广西南宁举办的“人工智能时代下的阅读与写作”分享会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李洱、东西表达了自己对人工智能阅读与写作的看法。李洱表示他对人工智能的阅读能力持有深刻的怀疑,机器阅读人类的文化资料时,会将人类的优点和缺点不加分别地学习进去。而人类会在阅读和学习中反省自己,会提问和思考,这是人工智能不具有的能力。东西认为阅读是一种体验,最好的阅读是阅读生活,阅读张家长、李家短,阅读村庄的变化,这个人为什么成为木匠、那个人为什么成为医生,他为什么愤怒、她为什么快乐。这种体验是人工智能无法给予人类的。关于写作,李洱表示人类的写作能和时代对话,与世界上的人产生复杂的联系,能展现文明的变化,和读者产生共鸣。而人工智能写作只是对文本的复述和转化,没有温度。东西认为,人工智能可以长时间处理海量资料,而人常常发呆和无聊,正是这些发呆和无聊,让人思考、带给人创造力,人如果变得和人工智能一样,就失去了创造力。两位作家都认为,技术只是工具,能减轻人类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但并不能替代传统阅读与写作。此次分享会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主办,现场还对两位作家的书籍《遗忘》《回响》等进行推介。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1098172.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0)
中国青年报的头像中国青年报
上一篇 2024年4月20日
下一篇 2024年4月20日
198抢自链数字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