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记者 叶锦霞 共享联盟(青田) 叶春笼 县委报道组 叶沛志日前,在青田这座瓯江之畔的小城,一场大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元宇宙领域的专家、院士、学者——元宇宙标准会议周活动。谭主了解到,为期3天的活动中,华为、中兴、商汤、京东方等元宇宙领域近百家企业和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电子科大、中国信通院、中国电子学会等数十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齐聚青田,共同把脉元宇宙产业发展,共商元宇宙标准化工作。近两年,“元宇宙”这一概念逐渐从台后走到台前。在这片广阔的数字空间中,看似与其不沾边的山区县青田,如今正如火如荼开展元宇宙产业。青田,为何瞄准元宇宙这条全新赛道?为制胜新赛道,又构建了怎样的产业政策体系?不妨跟着谭主来看下。一什么是“元宇宙”?1992年,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在他的科幻小说《雪崩》中提出元宇宙的概念,并描绘了这一概念背后的虚拟世界:人们戴上耳机、目镜等可穿戴设备,找到连接终端,就能够以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由计算机模拟、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尽管“元宇宙”这一概念已经从科幻小说走进了现实,然而,目前对元宇宙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那么,关于元宇宙建设的标准与产业发展路径的探讨就具有重要意义。此次活动就包括了两份标准的编制——《元宇宙 参考架构》国标编制和《工业元宇宙 参考架构》团标编制。据中电标协元宇宙工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元宇宙 参考架构》是指导我国元宇宙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基础性、通用性标准,将通过规范元宇宙系统的功能架构、核心要素等,为产业界统一对元宇宙概念的认识、建设完善元宇宙系统、选择使用元宇宙服务提供参考指引。未来,随着我国首个元宇宙领域国家标准的推出,将帮助产业厘清元宇宙基本概念,为元宇宙研发、应用提供规范,更将积极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其实,自去年以来,青田便开始着手对元宇宙产业的发展进行谋篇布局、精准落子。
2023年8月10日,青田面向全国正式发布了一份引人注目的文件——《关于加快元宇宙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邀请各方共同参与青田的元宇宙产业生态建设。细细看来,这份意见总共包括10条政策,从租金支持、算力合作、项目引进、创业安居、技术创新、金融支持到应用场景等方方面面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其中,在算力合作方面,每年将发放不超过1000万元的算力券,以支持在青田开展算力合作的企业。在项目引进方面,对于投资额超过2000万元的元宇宙制造业项目,将按照其生产设备的实际投资额的20%给予一次性补助,同时在项目投产后的第一个完整纳税年度申报中,单个企业最高补助不超过1000万元。在金融支持方面,还设立了数字经济(元宇宙)产业发展基金,旨在为青田的元宇宙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此外,在应用场景方面,还特别强调将围绕着文化旅游、教育、商贸、卫生、制造业、华侨服务、城市治理、文化宣传等领域,开发建设一系列融合了青田特色元素的元宇宙应用场景。而且,针对这些场景的装修,还将提供10万到100万不等的装修补助。谭主梳理公开资料发现,截至目前,国内至少30个城市(涉及10个省级行政区)颁布了元宇宙相关的支持性政策或征求意见稿,其中上海、河南、浙江和四川是从省级层面印发的,青田是全国首个发布以算力券为核心的元宇宙政策的县级城市。对于一个山区县而言,为何要瞄准元宇宙这条全新赛道?在浙江90个县(市、区)中,青田属面积大县、生态大县,却是经济小县。受山区地形地貌制约以及技术、人才等先天要素限制,转型升级步伐相对滞后,产业突围成为一道课题。“山区县也能搞创新,元宇宙是换道超车的一个路径。”去年11月,第二届中国青田元宇宙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青田县委主要负责人坚信,元宇宙产业大有可为。青田对于元宇宙产业的重视,从早前便能窥探一二。早在2022年11月17日,青田就发布了全国首个县级元宇宙产业发展规划——《青田元宇宙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提出,到2027年,青田县的元宇宙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25亿元,同时将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75亿元以上,最终实现以元宇宙引领的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崭新高地。
除此之外,青田还专门制定了“发展数字经济不作负面评价”等包容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免责机制,通过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为元宇宙企业和专业人才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创新环境,为其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截至目前,青田已引进元宇宙生态企业36家,并与上海感知城市数据科学研究院、建木国家级开源社区、河南广电等单位签订合作协议。这些合作使得青田元宇宙产业的GPU算力使用率稳定在60%左右。如今,元宇宙产业逐渐崭露头角,而青田也正成为圈内聚焦的热点城市。二去年,短短九个月时间里,卓世科技、卡特加特等一批高成长性的元宇宙产业项目纷纷选择落户青田。作为一家专注于家庭与个人数字化的人工智能企业,卡特加特研发出了全球首个家庭人工智能系统,是行业首个发布家庭AI大模型的人工智能品牌。企业现拥有40余项核心专利、近200项商标与著作权,是英特尔在中国唯一的数字家庭领域的人工智能战略合作伙伴。落户青田后,卡特加特将在此设立华东运营总部、国际贸易总部、青田生产总部基地等,为青田带来高科技人才和配套的产业生态,支撑青田元宇宙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未来5年,卡特加特将在青田投资1亿元,总营收将达到10亿元,纳税1亿元以上。”卡特加特CEO廖翌棋说。
青田为何能吸引众多高成长性元宇宙产业项目的关注?其背后的关键因素是算力。2023年的1月9日至10日,中国青田元宇宙国际论坛上宣布成立了青田创新赋能中心。这个中心设计采用全球领先的NVIDIA智算架构,是国内首个算力、算法、开发平台一体化的新型元宇宙基础设施,建成后每秒算力性能将超过10亿亿次,打造涵盖元宇宙协同设计、物理仿真、实时渲染、智能交互全流程的元宇宙数字资产创建平台。通过协同设计、物理仿真、实时渲染、智能交互四大作业环节,面向企业管理、工业、交通运输、金融、城市等多产业的元宇宙场景提供高效的算力支撑,助力元宇宙生态企业更高效地创建数字资产,逐步打通多维度多场景的数实融合。
卓世科技(海南)有限公司正是因为试用了青田创新赋能中心的算力了解青田,进而投资青田。“通过一段时间的试用,我们发现青田创新赋能中心可以为企业提供超强算力,不仅比我们现在友商的算力价格便宜一半,性能也更好。”卓世科技CEO屠静说,企业已与青田创新赋能中心正式签订合同,目前已将其中的一个微调模型布局到了青田。“元宇宙能够成为助推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量。我们特别希望与青田在政务服务、农业、智能制造、商贸旅游、教育医疗等领域开展元宇宙合作和赋能。”屠静说道。“通过该平台集聚一批设计、数字孪生、仿真等数字经济企业,不仅可以为青田传统企业的数字化提供便捷服务,进而推动青田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戴华森介绍,目前,已投入运营的青田创新赋能中心在智算中心云操作系统、生成式AI、大模型微调、元宇宙3D协同等技术方面拥有优势。三政策体系日趋完善、产业生态初具雏形、场景应用不断丰富……纵观青田元宇宙产业的发展,在一片欣欣向荣背后,却仍然存在许多“短板”。“如果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一道代数题,包括元宇宙产业在类的未来产业的发展就是一道几何题,需要我们多维度理解破题。”戴华森说,虽然构建起了青田元宇宙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但如何打通产业发展的“任督二脉”,是当下青田亟需解决的问题。
常说“有朋自远方来”,然而就青田在元宇宙领域的“呼朋唤友”能力而言,尚需进一步提升其吸引力。完善的基础设施更是吸引企业入驻的“敲门砖”,而元宇宙在基础设施方面最大的需求是网络和电力,但这两方面恰恰是青田短板。一方面是电力设施在供电稳定性和结构上距离建设算力中心要求存在不小差距;另外一方面则是网络设施方面受地形特点、建设滞后等影响,目前还不具备承载新建智算中心的能力。因此,这些也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此外,青田的元宇宙产业专家智库群汇集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社科院、腾讯研究院、百度、网易等40多家高校和企业的顶尖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家。这种多领域、多层次的智力聚集虽为青田的元宇宙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但囿于县域范围内的元宇宙产业生态构建仍处于初期,且缺少高等院校承接人才培育工作,从长期来看,元宇宙产业工程培育“道阻且长”。
回头再看,从县级元宇宙产业规划发布,到首个县级元宇宙政策出台,再到建立青田创新赋能中心,这一系列举措无疑是为青田的元宇宙产业发展描绘了一个可期待的前景,但元宇宙产业在这片土地上到底会走向何方,青田县委主要负责人的回答颇具诗意:“这是一场‘诗和远方’的探索。”这座山区小县如何让其落地生根,或许我们可以抱持期待。
监制|范波审核|黄彦本期撰文谭主|叶锦霞通讯员|共享联盟(青田) 叶春笼 县委报道组 叶沛志“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1096980.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