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深调查|“AI复活逝者”,你接受吗?

01:17“妈,我是建国啊,我都长白头发了,你也保重身体啊。”“小四儿,妈真想你了。”一段视频,记录下网友张建国购买AI技术“复活”去世27年的母亲的场景。短短几句沟通,让他满眼泪水。生成式AI技术的发展浪潮,让与逝者“再见一面”成为可能。所谓“A I复活”,就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逝去亲人的文字描述、图片、视频和声音资料输入AI算法模型,从而模拟生成数字形象。深调查|“AI复活逝者”,你接受吗?一位受访者与“AI复活”后的奶奶“通话”,寻求另一种形式的情感寄托。随着清明节即将到来,“AI复活逝者”引发热议。这项服务已发展成一门流水线生意,一单9.9元至上万元。是追思还是博流量?你会通过AI与亲人“再见一面”吗?对此,济南日报记者展开调查。【调查】“数字人”可以弥补遗憾吗?对突然失去父亲的张潇(化名)来说,远在异国他乡没能见父亲最后一面成了人生最大遗憾。每每想起父亲,她的眼泪总会止不住地流下来。直到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有商家提供“AI复活逝者”的服务,张潇很快下了单。“想通过这种方式和父亲正式告别,也试着让自己放下。即便知道不是真的,还是渴望再见父亲一面。”支付290元,提供父亲生前录音和照片,还有她希望听到父亲说的话,张潇收到了一段短视频。视频里,父亲微笑着对她说着话,短短30秒,张潇看了几十遍。清明节将至,和张潇一样,一些人选择用这种方式缅怀已逝的亲人。一位“90后”受访者说,在生成式A I技术加持下,和逝去的亲人“再见一面”能弥补情感缺憾。“70后”赵毅阳则认为,“逝者还是放在心里吧”,这样的做法没意义,人没了就是没了,这种“假性”复活,只会让自己更难走出失去亲人的痛苦。此外,还有不少受访者发问,如果陌生人也能拿到一段已逝者的视频、图片、语音,岂不是也能将逝者“复活”,难道逝者就没有个人肖像权了吗?深调查|“AI复活逝者”,你接受吗?年轻人对“AI复活逝者服务”接受度更高。一场“生命体验活动”让他们对生命有了更多感悟。 今年24岁的刘琦玮,对“AI复活逝者”服务表示“态度中立”,“我认为这种形式不能很好地还原最真实的人。即便高度相似的数字人呈现在短视频里,也与内心深处的已故之人‘隔了一层’。”【市场】“复活”逝者已成生意在京东、淘宝、拼多多、抖音等平台,“AI复活逝者”生意日益多了起来。一单服务价格从几元至万元不等,还有商家推出了私人定制款。深调查|“AI复活逝者”,你接受吗?深调查|“AI复活逝者”,你接受吗?电商平台推出“AI复活逝者”服务,价位从9.9元到上万元不等。(网络截图)记者咨询了其中一户标价500元/次的商家,对方表示,他提供的服务需真实建模克隆,不是几元、十几元那些简单的“换脸修图”,“一般真正做这种服务的都是靠技术吃饭的。”该商户向记者展示了之前接的订单概要和数量,并称产品“几乎可以回复你的任何问题,比如:社会新闻、饭店推荐、情感陪伴”。记者又采访了一位曾花10元购买“AI复活逝者”服务的消费者。他说,所购买的店铺中共有3款商品,分别是A I“复活”照相、AI配音仿真模拟、AI声音克隆。通过此消费者,记者找到了为其提供“AI复活逝者”服务的商家。该商家告诉记者,商品具体价格要根据照片和要求来定,如果只是让照片里的人动起来,仅需提供正面照,成片约10秒,“如果想要让照片里的人说话,需要提供正面照片和音频,价格根据视频时长确定。如果没有音频,则提供文字内容,商家给配普通话声音。”“这项服务尚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收费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产品分析师张瑶介绍,不少商家为了蹭一波流量,还专门推出了“AI复活师”的学员招收、教学培训等服务。消费者张楚韵在一则标着原价10000元现价7500元的“AI复活逝者”服务中看到,此服务上传不到5分钟,就有472人浏览询价。“为什么你的要价这么高?”面对张楚韵的询问,商家的回复是:“我们是一个技术团队为您提供此类技术服务,此服务基于全新一代数字人的克隆技术,较为复杂,不但能复刻思想、自然沟通,甚至能教你做菜。”某电商平台负责人王琦介绍,目前,市面上的“AI复活”产品,根据成本高低、技术难度,主要可分为3档。其中最低一档是能动的照片,让照片里的人物开口“说话”,单次成本10元以内;第二档是表情捕捉驱动的A I换脸,可以给真人模特换上逝者的形象和声音,进行语音或视频等互动。这种方式比较讨巧,技术不新鲜,成本在千元左右;第三档则是今年以来大火的数字人“复活”,也是市面上比较火爆的产品。因为交付产品不一样,成本跨度很大,总体收费较贵。【企业】真正“还原”存在难度?3月27日下午,记者来到槐荫区一家数字人运营品牌基地营业部,这里主做AI数字人直播产业培训。当有消费者询问是否提供“AI复活逝者”业务时,工作人员给出“我们属于A I行业,也知道‘AI复活逝者’服务很火,但一直没推出相关业务”。深调查|“AI复活逝者”,你接受吗?此为商家提供的咨询订单。工作人员介绍,由于逝者大多年龄较大,他们生前留下的声音文件并不多,“原汁原味”地还原并不容易,这限制了产品的扩展和适用范围。同时,人们对通过输入文字与逝者数字形象对话的模式也持观望态度,并非所有人都愿意尝试或信任这种创新。实际上,AI复活产品,早在之前就有“原始版”出现在市场中。【提醒】可能涉嫌侵害逝者权益一位受访的AI企业称,接单时,制作方为保障逝者的人格权益,要经过逝者继承人的同意才能进行相关“复活”操作。“如果制作方给出的‘AI产品’造型偏差大、与事实严重不符,这都有可能涉嫌侵害逝者名誉权、肖像权等相关权益。”济南市公共法律服务分中心法律咨询助理孟女士说,制作方在利用AI技术数字“复活”逝者后,也是需要承担一些法律责任的。“如果出现泄露隐私或损害名誉的情况,逝者的近亲属有权提起诉讼。”孟女士提醒。视界观用“查缺补漏”的方式规范新兴领域发展“并不是所有新事物在市场推出后,都是成熟的。”山东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四级调研员吴兆庆认为,这种AI“复活”技术的大众化使用,超出了现有法规的框架,建议针对一些新兴事物用“查缺补漏”的方式出台新规,一步步完善规范数字“复活”技术的体系。这种渐进式的探索,正是在为新兴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广阔、更勇于“试错”的空间。天桥区第十届政协委员、济南市高级工程师史玲认为,新兴领域从无到有,底线问题肯定需要通过立法来解决。此外,还要制定行业标准、激励企业自律行为等,尤其针对“AI复活逝者”服务,要在此新兴领域内挖掘“牵头组织”,用于制订伦理标准。 记者:文/图/视频 孙慧娟 张铭 实习生 熊贝贝编辑:张钰校对:谭志浩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1095252.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0)
济南日报的头像济南日报
上一篇 2024年4月1日 上午11:09
下一篇 2024年4月1日 上午11:14
198抢自链数字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