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3月8电(记者 赵磊)“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热词,是驱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正在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如何利用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新兴技术构建新质生产力,助力我国建成数字强国,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主任董进建议,我国应抓紧布局建设国家区块链网络,形成由区块链构建信任关系,加速数据要素可信共享、创造价值的新质生产力模式,通过政务、能源、航运贸易等一批国家重大场景,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高质量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数字经济时代,人工智能一跃成为“新”的生产工具,区块链构建起了“新”的生产关系,数据要素作为“新”的生产资料,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新质生产力的一大重要发展模式。董进表示,数据资源已经成为全球数字经济中最核心的生产要素。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高速发展,产生了大量数据资源。但其中很多高价值的数据,由于安全性、经济利益等原因,一直隐藏在“孤岛”中,“冰山”下,很难通过流动、共享,发挥作用。区块链凭借可追溯、不可篡改的特性,被誉为数字经济的“信任基石”,通过与隐私计算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破解这一难题。放眼全球,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构建本国的区块链网络,通过建设先进的数字基础设施,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生力量。他建议,我国应尽快建立覆盖全国、链接全球的国家区块链网络,以自主可控的底层技术和标准体系,把沉淀在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的“孤岛数据”通过“节点”链接起来,在保障隐私安全的情况下,加速流转、共享,充分释放数据要素的活力,通过支持政务服务、绿色能源、供应链金融、航运贸易等国家关键场景,支撑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数字经济新动能。同时,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国家区块链网络还可以通过“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面向全球开放,形成全球性开放数据生态,可以帮助我国更好地融入全球数字经济体系,与世界各国在金融、贸易等各领域实现互联互通。来源:中国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1091663.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