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3月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林)AI大模型浪潮汹涌,如何应对?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日常履职中认真思考、深入调研,他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全面推进“AI+”行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提案建议,呼吁“要让人工智能不仅会‘做诗’、更要会‘做事’,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动生产力的深层次变革。”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近照。 受访者供图杨杰认为,当前新型工业化正在成为新质生产力形成的主阵地,AI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成为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领域。而AI大模型取得实质性突破,加速迈入规模应用的新阶段,需要推动人工智能从助力千行百业提质增效的辅助手段,升级为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和核心能力,加快从“+AI”向“AI+”转变。他建议,当前需要在国家层面推动“AI+”行动,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主攻方向和关键任务。首先,统筹推进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运动智能这“四类智能”的协同发展,筑牢“AI+”发展根基,加快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促进AI具备更强大的认知力、判断力、创造力,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其次,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惠及千家万户、赋能千行百业,打造“AI+”产业高地。要以推进AI全方位、深层次融入实体经济重点领域、核心环节为方向,聚焦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养老、娱乐等领域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快布局超大型智算中心、人形机器人、无人驾驶、未来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赛道,培育多模态人机交互、智能助手、工业理解计算及代码生成等一批有需求、有效益、有前景的创新应用。“AI发展是‘大科学+大工程’的系统创新,涉及跨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及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品培育等环节的贯通。”杨杰认为,要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打造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广泛参与的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和新型研发机构。他建议探索构建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厚植“AI+”创新沃土。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1090819.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