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思想众筹|快速迭代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亟待完善监管,全国政协委员呼吁:尽快出台《人工智能法》

今年2月,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推出人工智能文本生成视频大模型——Sora,可根据简单文字,生成长达1分钟的高清视频,在全球掀起热潮。OpenAI发布的ChatGPT,目前公开信息也已经迭代到GPT-4。这标志着,“万物互联、人人在线、事事算法”的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随着算法技术全面步入应用阶段,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发展的新动力,一系列诸如算法歧视、算法黑箱、信息茧房、算法霸权等伦理和法律问题也开始涌现。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金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毅带来了一份关于进一步完善人工智能算法治理体系的提案。他认为,如何更好监管人工智能算法,监管手段和能力如何相应提升,对人工智能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至关重要。思想众筹|快速迭代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亟待完善监管,全国政协委员呼吁:尽快出台《人工智能法》图说:全国政协委员张毅。受访者供图可执行性不强监管难以问责在调研中,张毅发现,我国已经出台的针对算法管理的专门性规定法律效力低,可执行性不强。以被监管责任主体为例,目前人工智能算法相关规定没有对“服务提供者”概念进一步细化,如模型研发者、平台运营方、技术支持者等,这可能导致责任承担不明晰,进而造成监管难以问责。同时,面向算法侵害的认定和维权困难,相关政策无异于“纸上谈兵”,“被算法侵害的对象往往面临‘理解难、取证难’等问题,而执法者也面临着‘认定难’的问题。”此外,我国尚未设立统一的算法监管机构,实施算法监管的机构呈现部门化特征,容易产生监管竞合或真空。快速迭代进化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也给现有的监管框架带来了新挑战。思想众筹|快速迭代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亟待完善监管,全国政协委员呼吁:尽快出台《人工智能法》图说: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迭代带来监管难题。新民晚报记者 周馨 摄弥补监管空白强化算法透明度“算法的不可读性和难理解性怎样解决?监管机构如何更有效监管,同时平衡好监管和发展的关系?”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张毅建议,应构建人工智能算法治理体系,弥补监管体系空白。一方面,尽快推进《人工智能法》的制定和出台,通过统一原则性立法,提炼规范人工智能算法的共性规则;另一方面,基于不同技术类型、应用领域人工智能的风险差异,应该通过针对性的法规予以规制。同时,张毅提出,要强化人工智能算法的透明度,以个人能够理解的示例、流程图等方式披露算法规则,便于用户理解和决策,并进一步优化用户便捷关闭算法服务的选项,在显眼位置设置“一键关闭”推荐服务选项,保障用户合法权利。此外,张毅认为,还应将人工智能和算法技术按风险等级进行划分,并针对不同等级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借助市场力量,运用监管沙盒等创新监管工具,补齐监管技术短板,有效落实监管;强化算法治理联席工作机制,形成算法监管合力,构建“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算法治理格局。特派记者 陈佳琳 屠瑜(新民晚报北京今日电)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1090815.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0)
新民晚报的头像新民晚报
上一篇 2024年3月4日
下一篇 2024年3月4日
198抢自链数字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