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北京首个自主创新人工智能算力集群落地“京西智谷”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在2月29日举行的第二届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北京市首个自主创新人工智能算力集群成功签约。据了解,本届大会以“更安全、更开放、更普惠——让大模型真正成为新质生产力”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的创新成果,旨在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新质生产力,助力企业迈进“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智慧升级”的新时代。不久前,视频生成大模型Sora取得突破性进展,引起全球广泛关注和讨论。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致辞中说道,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是我国首次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为我国抢抓人工智能战略机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充分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构建满足人工智能发展需要的数据开放共享、流通交易模式,全面提高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让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真正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催化剂,推动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介绍,截至目前,北京市有人工智能相关企业 2200 多家,约占全国的四成;备案上线了 38 款大模型,占全国近一半。据不完全统计,2023 年北京市人工智能相关产值规模有望突破 2, 500 亿元。于英杰表示,北京将坚持人才引领,打造人工智能人才高地,突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出台人工智能领域专项人才规划和支持聚集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的相关措施。此外,着力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市级影响力的顶尖人才和青年人才,加快构建多层次、高质量的人才梯队。“京西智谷”是北京市门头沟区人工智能产业一张新的名片。当天会上,“京西智谷”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与中国联通、京能集团、滴普科技、首都在线签约,共同打造自主创新人工智能算力集群。集群的建设标志着“一廊四极”首都地区算力供给体系中的“京西一极”将通过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算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创造。北京首个自主创新人工智能算力集群落地“京西智谷”2月29日,第二届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北京市首个自主创新人工智能算力集群成功签约。主办方供图早在2023年9月,以“京西智谷”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算力储备为基础的北京市人工智能算法交易服务中心正式揭牌。当天会上揭牌成立的北京市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数据资产中心,将依托北京市人工智能算法交易服务中心的运营经验,围绕数据资产服务,开展数据资产登记、评估、入表、融资服务等创新业务,探索建立数字经济全方位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北京首个自主创新人工智能算力集群落地“京西智谷”2月29日,第二届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数据资产服务中心揭牌。主办方供图此外,首批10余家北京人工智能代表企业发起“大模型应用产业联合体”,并发布了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2024年)。作为北京市人工智能重点布局区之一,近年来门头沟区立足区情实际,在人工智能“大产业”中找准自身定位,与海淀等传统人工智能强区实现错位协同发展,通过找准“小切口”做好“大文章”。下一步,门头沟区将通过进一步建强国产自主算力、聚焦数字视听领域深化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生态等措施,着力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北京首个自主创新人工智能算力集群落地“京西智谷”2月29日,第二届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会场外,一名观众与会唱京剧的机器人互动。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摄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1090422.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0)
中国青年报的头像中国青年报
上一篇 2024年3月1日
下一篇 2024年3月1日
198抢自链数字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