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用人工智能助力写作 日本作家获奖惹争议

人工智能助力写作 日本作家获奖惹争议王鑫方日本女作家九段理江日前凭借小说《东京都同情塔》获得日本文学大奖芥川奖。她获奖后坦言,小说中5%左右的文字直接取自生成式人工智能,这一言论引发不小争议。一些人对人工智能持欢迎态度,视之为新的写作工具;也有人心存疑虑,担心它影响作者创造力。《东京都同情塔》以未来的日本为背景,讲述施政者基于对罪犯的同情,为让他们舒适地生活,在新宿的公园里建造高层大楼作为收容设施。故事主人公是设计大楼的女建筑师,对这种过度追求宽容的社会感到不适,也难以适应社会语言中处处渗透着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诸多烦恼中坚强地生活着。据日本共同社4日报道,现年33岁的九段获奖后接受采访时说,她只在故事里人工智能给出的回答中使用了现实中人工智能生成的文本,且进行适当修改,以免破坏行文流畅度。这类文本占比并不算大,且读者一眼就能看出来,一些人夸大了人工智能在她写作中发挥的作用。芥川奖评委、日本知名作家吉田修一说,评选过程中几乎没有讨论人工智能,“它可能被视为故事中另一个角色”。然而,一名没有公开姓名的资深编辑认为,虽然这部小说本身没有问题,但九段使用人工智能的做法或许会影响今后的投稿规则。由于现阶段难以辨别作者写作过程中是否使用人工智能,无论是编辑还是读者,都可能希望提前被告知。事实上,在科幻小说领域,鉴于人工智能已成为常见题材,相关评选规则已作出相应调整。比如,日本科幻文学奖星新一奖对参赛作品中使用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提出了详细要求,如禁止原封不动照抄照搬,必须保留过程记录等。一些文学评论家表示,许多作家在构思时已经在使用人工智能,九段的言论不过是将这一问题再次置于聚光灯下。芥川奖设立于1935年,旨在纪念日本已故文豪芥川龙之介。作为日本最具权威性的文学奖,芥川奖多授予在日本文坛崭露头角的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等名家都曾获奖。日本媒体视芥川奖为日本作家“登龙门”的重要一步。(完)(新华社专特稿)关键词:九段理江(Rie Kudan)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1088944.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0)
新华社新媒体的头像新华社新媒体
上一篇 2024年2月4日 下午4:43
下一篇 2024年2月4日
198抢自链数字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