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21日讯上月,武汉智慧城市区块链中枢已切换到武汉云信创资源域运行,这意味着,武汉在超大城市中首个完成自主可控的城市级区块链基础设施。据了解,武汉市智慧城市“超级大脑”有数据中枢、应用中枢、人工智能中枢和区块链中枢等四大中枢,其中区块链中枢已上线,并支撑多个城市治理和民生服务场景。武汉“城市大脑”云底座的机房。图片来源:武汉云“智慧城市的本质,是数据的共享交换和有效利用。基于区块链技术,所有上链数据可溯源,区块中的数据不易被篡改,才能流通。以普通市民办事为例,不同委办局的数据以往都是信息孤岛,而应用区块链技术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跨部门数据交换才能互信,电子营业执照、身份证、户口本、居住证、驾驶证、结婚证和离婚证等高频电子证照都已上链。这就为一份材料‘通办’不同事项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基础,最终提升老百姓的办事效率,实现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武汉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云”)副总经理李烈夫介绍,区块链技术为武汉这一超大城市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人人可用的,不可伪造、不可篡改、不可删除、不可抵赖的分布式“账本”,所有的“账本”都存于武汉“城市大脑”云底座上,由武汉云支撑、运营和维护。
武汉“城市大脑”云底座的机房。图片来源:武汉云李烈夫介绍,区块链底座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信任和安全问题,“CPU、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密码算法……从硬件到软件,武汉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研发建设自主可控的云网架构‘武汉云信创域’,保障区块链中枢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均满足国产自主可控的需求”。李烈夫介绍,作为一座超大城市,武汉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城市级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软硬件的自主可控,为这一套数据庞杂的“账本”安上咱自己的“密码锁”,这与武汉规划布局智慧城市时对数据安全的重视及武汉富有应用场景不无关系。未来,还能从政务场景拓展至能源、金融、文化等更多关键领域,从技术层面实现数据交易流通中的可用不可见。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城市大脑”衍生的“链税通”等4项区块链应用案例,已入选2022年度工信部区块链典型应用案例,数量位居全国城市第3、副省级城市第2。自2022年9月,工信部批复我市建设国家区块链发展先导区以来,先导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尤其是区块链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较快,同时,该局牵头召开多场区块链场景应用供需对接座谈会,全市政务领域和行业应用领域新增10个以上区块链重点场景应用项目,涉及政务服务、司法存证、数据溯源、市场监管、供应链金融、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加强武汉市在区块链技术应用领域的探索和服务落地,武汉正在稳步跨入“区块链时代”。(长江日报记者李佳 通讯员武经宣 刘荆刈)【编辑:张靖】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1088090.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