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时间的年轮铭刻着发展的轨迹,见证了余杭2023年的极不平凡,又马不停蹄地奔向2024年。新的一年,经济开新局、城市谋新规、民生叙新事,新时代需要新动力。1月15日,余杭两会的“号角”再度吹响。以往鉴来,余杭将如何谋划新发展、逐梦新时代?代表委员将带来哪些睿智之言、务实之策?即日起,“杭州新闻”客户端推出余杭两会系列报道《两会追“新”》,每日聚焦余杭两会上的热点话题,“快递”两会“声音”,畅谈新发展、共话新愿景。余杭区政协委员、杭州市魔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肖传宝:联动广大中小企业创新合力,在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工程”中形成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局面。“共建”“共享”资源 为中小微企业降本近年来,余杭坚持数字经济和新制造业“双擎”驱动,充分发挥阿里巴巴、字节跳动、中电海康等数字经济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着眼打造全球创新策源地、创新人才蓄水池、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推动创新能级持续攀升。2023年前三季度,余杭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总量居全省第一,网络零售额总量居全省前列。
阿里巴巴园区这其中,占比超9成的中小企业是余杭发展数字经济产业的重要力量。作为一家数字经济企业的创始人,在平时工作和走访调研中,余杭区政协委员肖传宝感受到,这些中小企业在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成长的烦恼”。首先摆在它们面前的是创新成本高、市场推广难。以AI算力成本为例,其主要包括GPU服务器硬件、电力、网络带宽等支出,其中又以算力购买和能耗的支出最大。“随着AI 大模型热潮的来临,数字经济企业对智能算力的需求也逐步扩大。而搭建一个细分领域的大型算力模型,就需要几百万元的投入。一方面,中小企业‘吃不消’;另一方面,算力资源也是分散浪费的。”肖传宝认为,政府可以牵头构建起开放协同的合作共享体系,支持鼓励区内各产业平台、龙头企业与其他创新载体合作互动,通过开展大型仪器共享、课题联合申报、人才联合培养等活动,实现区内企业研发共享、人才共享、生产共享、制造共享,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微企业创新成本高的难题。“比如,余杭可以发挥包括之江实验室在内的区内重点实验室的作用,集全区合力打造一个算力集群,实现区内企业资源共建共享,高效利用算力资源。”肖传宝说。“鱼”“渔”并授 为中小企业增效不仅如此,肖传宝还感受到,由于规模小、资金少、资源有限、服务体系不完善等,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那么,如何保障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的权益,精准地扶持其健康成长?在他看来,“专精特新”企业在特定领域内具有深入的专业知识,在创新、技术研发、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优势,能提供高度专业化的产品和服务。为此,他建议,政府可以在采购方面,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比如,在招投标领域给予赋分倾斜,以增加这些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此外,政府还可以提高对中小企业的预付款比例,加快资金支付的速度,促进中小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开发、生产。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杭州师范大学科技园授以“鱼”,更要授以“渔”。肖传宝认为,数字经济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研、人才、生产等核心能力的竞争。“一般来说,中小企业能够更紧密地贴合市场,在产品的场景创新力和商业变现力上更具潜力。然而,它们却在为如何快速招揽创新人才,实现技术稳步突破而苦恼。与之互补的是,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科研的目的不只是技术的突破,更重要的是实现社会商业价值。因此,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也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肖传宝说,政府应积极引导政、产、学、研深度合作,通过常态化开展产学研“面对面”专场对接会等活动,汇聚起科研专家、人才的智慧,加快形成余杭区内数字经济创新提质的强大合力,为推进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落地提供创新源动力。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1087808.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