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1日,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波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孙世重表示,宁波市民营经济发达,全市138.63万经营主体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比达96%。该局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的工作要求,努力推进普惠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波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孙世重
通过强化部门联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波监管局近3年共牵头出台政策文件15份,推动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财税政策有效协同,构建“1+N”金融惠企政策体系。该体系以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为核心,涵盖外贸、科技、小微等重点领域。通过监管评价、监测通报、走访督导和现场检查,推动辖内金融机构建立服务小微“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截至2023年末,宁波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489.57亿元,较年初增长32.3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6.68个百分点;有贷户60.03万户,较年初增加10.71万户,小微企业金融覆盖率、可得性明显提高。
为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精准性和有效性,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波监管局积极探索金融惠企政策精准匹配、精准推进、精准兑现的全过程管理。具体来看,以政府部门提供的各类小微企业名单为基础,通过“名单制+数智化”方式,筛选形成政策适用对象清单,匹配数据信息“精准画像”,点对点推送至银行机构开展对接服务;运用监管大数据跟踪监测政策执行情况,强化闭环管理。在刚结束的“走万企 提信心 优服务”活动,该局把“数智”贯穿始终,筛选匹配对象,线上推送名单,平台管控进度,共对接无贷小微企业2.25万户,发放首贷1196户、14.49亿元。
宁波监管局致力打造“伙伴+主办”场景化金融服务,分层分类,靶向施策。一是聚焦小微企业园及园内企业,联合推出银园企“双向选择、分类合作”的“伙伴银行”服务模式,建立“大小(银行)搭配、产品互补、服务分层”服务格局,满足园内企业多层次、全方位金融需要;二是聚焦专精特新企业,建立无贷户、首保户、无还本续贷、信用互认四项名单,配套主办行机制,“一对一”提供精准服务;三是聚焦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培育全国试点,为“名特优新”商户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为“放心消费”商户构建“放心消费+信用”的融资模式。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波监管局通过把脉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难点、堵点,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积极推动改革试点。着眼知识产权保护和成果转化,开展了专利质押线上办理及全流程无纸化全国试点,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增量扩面;成立全国首家知识产权保险运营服务中心,深化知识产权“保险+维权+服务”的风险减量服务模式;着力护航外贸型企业平稳发展,推广“甬贸贷”平台及“信用保险融资”模式,累计服务中小微企业2344家,助力获得融资139.22亿元;着重推进“增值化改革”,将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延伸至银行网点办理,实现了“全程网办”。目前,不动产抵押登记线上办理的业务量占比超过了80%。
针对惠企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波监管局积极运用监管数智化手段,加强政策落地效果评估,强化金融风险监测分析。
实习记者 吴彬
编辑 王梦萦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1087075.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