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产业|数字时代新场景与文化金融创新——文化金融元宇宙视角

本世纪初以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不断成熟,技术公司率先启动了试图“替代”传统金融业务模式的方案,信用、资产、风险等所有关键节点都开始重新定义。

从金融科技、数字金融到金融元宇宙

金融科技本质上是互联网经济时代的产物,而数字金融是数字经济的产物。从金融科技到数字金融,技术路线是连贯的,但时代背景、参与主体、技术层级、实现空间都发生了变化。数字经济的特征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将数据带入了生产要素的领域。数字金融与金融科技的不同之处,是数字技术与数据要素的“双轮驱动”。

金融元宇宙是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基于系统性应用和未来网络空间构建的数字金融形态。这是金融科技、数字金融与原本并不源于金融体系的“元宇宙”的融合。

以元宇宙方式来叙事数字金融,将金融科技到数字金融的变化进行了全新的标识。

金融元宇宙要如何实现技术逻辑

元宇宙的技术逻辑起点并非关于虚拟世界的小说,而是被不断验证的科学研究成果。由于区块链、Web3.0作为技术思想的出现,元宇宙的经济系统支撑得到完善。而AI与大模型技术,则是起到了加成和加速的作用。支撑元宇宙的技术系统更为复杂,需要硬件系统、操作系统、显示系统和内容生产系统的相关技术。

在DeFi(Decentralized Finance,去中心化金融)兴起之时,技术逻辑清晰但理想主义色彩浓重。DeFi技术系统的两个核心是加密货币技术和智能合约技术,理想是“脱媒”。金融元宇宙的技术路线,需要在国家主权金融监管体系下,实现主权货币与数字资产(如虚拟货币)的贯通,为实现实体经济与去中心化金融服务的结合服务,为实现物理世界与虚拟空间的经济形态融合发展服务。

我国政府正在积极推动金融业数字化转型,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以及信托资管行业等。监管部门推动的数字化改革,虽然与金融元宇宙的技术理想还有差别,但也可以构成金融元宇宙基础架构的重要内容。

根据元宇宙的数字身份、交互、经济系统、生态等特征,通过技术推动聚焦场景、界面的交互系统创新,通过技术系统的进一步整合,将元宇宙纳入金融创新监管沙盒中进行不断迭代,或许能够实现监管与市场平衡的金融元宇宙蓝图。

金融元宇宙要如何实现经济逻辑

要解决数字资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数字资产与现实资产的可转换性决定了数字资产与经济发展的关联程度。

要解决交易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问题。金融元宇宙在本质上仍是要解决金融功能实现问题,要实现资源配置功能,实现融资、风险管理、价格信号、财富管理、激励等功能。

要解决经济关系与生产关系问题。在新的系统组合过程中,必然出现新型经济关系,那么有没有政治经济学意义的生产关系的变化?元宇宙空间的数字身份作为行为主体的经济身份及法律关系;元宇宙空间的社交关系及新的信用关系;新的资产关系以及形成的新的财产关系;DAO、新的治理体系与新的生产关系,等等。

文化金融元宇宙的基础架构与特异性

文化金融元宇宙基础架构的底层是基础设施,是统一的数字基础设施,金融元宇宙根据金融发展要求和治理要求向基础设施提出行业性需求,形成具有金融特性的元宇宙架构。

文化金融元宇宙的业务架构。业务架构体现金融的功能实现路径,是技术+业务的体系,由操作系统、软件、平台(数字空间)、技术集成、数字建模、实时渲染、内容生成技术等构成。

文化金融元宇宙的交互架构。交互是元宇宙的最为明显的特征之一,是业务的数字场景化。所谓元宇宙的身份、沉浸感、低延迟性、多样性、随地性、经济性等特征要在基础设施和业务架构中设计出来,但都需要通过场景和交互实现。

文化金融元宇宙的特异性源于金融服务的对象不同,元宇宙系统中的数据不同。

文化金融元宇宙的分层场景及应用

金融元宇宙架构的核心是虚拟数字空间+数字身份+数字化服务,但是要实现这个理想形态需要很长一个时期,对文化金融来说更是如此。文化金融要有单一领域的金融科技应用及互联网文化金融等应用,也需要部分集成式的金融数字化引用,最后,以元宇宙为“母体”的文化金融元宇宙才有可能出现。

文化金融元宇宙第一层场景及应用是从早期的互联网金融应用开始,主要是文化金融服务与互联网平台结合。之后金融科技在文化金融领域开始应用,主要是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文化金融某单一领域进行的应用创新。

文化金融元宇宙第二场景及应用是部分集成式的文化金融数字化服务,能够在有限的虚拟空间和数字化网络中实现流程数字化及智能化金融服务,数据资产得到重视并纳入金融服务体系,有部分人机交互功能。

目前还没有文化金融元宇宙第三场景落地应用并取得成效的应用案例,但仍有一些突破为文化金融元宇宙提供了示范。文化金融元宇宙的高级目标是拥有多层架构的完整的元宇宙形态,在这个形态中,核心是虚拟数字空间+数字身份+数字化服务,虚拟空间经济相对独立但与实体空间经济有机而紧密融合。

(本文作者系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责编:刘畅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1085350.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0)
文旅中国的头像文旅中国
上一篇 2023年12月27日 下午5:30
下一篇 2023年12月27日 下午6:35
198抢自链数字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