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东方IC高校毕业生再遇史上最难就业季?与此同时,人工智能行业缺口竟高达400万,AI人才争夺战正酣。“目前已经收到了上海汉得的录用信息,还有几家单位也向我发来了面试通知。”谈到就业,来自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人工智能专业的研究生彭泽宇颇为自信。他的很多同学手中都拿到多个offer。旺盛的市场需求,背后是人工智能行业人才供需不平衡。如何培养企业所需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推动AI技术的发展,成为高校面临的现实机遇和挑战。近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23年信息与智能产业学院发展论坛举办,来自华为、百度、上海腾科教育、威蓝汽车科技等企业和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相关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AI人才培养,做深做实产教融合大文章。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刘云翔介绍,2021年,信息与智能技术产业学院获批立项为首批上海市重点现代产业学院,这也是学校首个获得市级立项的现代产业学院。目前该产业学院与华为、百度、广东泰迪智能科技、上海智能网联公司等企业形成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建立企业难题库,共同解决企业实际难题,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形成了融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新为一体的校企合作新平台。“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推动了产业链与教育链、创新链的精准对接,学校与企业实行‘订单培养’,让学生一脚迈进学校的大门,也一脚迈进企业的大门。”刘云翔的介绍道出了彭泽宇等毕业生还未毕业便成为企业“香饽饽”的秘诀之一。高校与企业既是知识创新的共同体,也是人才培养的共同体。作为本次论坛的协办单位,广东泰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多个学科领域都有合作。泰迪智能科技董事长张良均在论坛上介绍了大模型时代校企合作的新思考,“围绕国家战略性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希望通过‘三方九出八共’体系,建立以产业岗位标准为引领、以院校学生和教学资源为基础、以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为纽带的产教融合发展生态机制。”通过与上应大联合成立人工智能工作室,泰迪智能科技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链条、全方位,校企深度融合已成效初显,联合编写多本教材,申报的协同育人项目均已立项并实施。百度公司介绍了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先发优势,智能交通发展的两大关键技术,以及自动驾驶在商用领域的落地布局,为产业学院发展方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百度作为互联网头部企业,每年招收不少上应大毕业生,“上应大与行业企业紧密对接,毕业生重实践、强应用、有很强的创新思维,而且善于合作,这正是我们需要的人才。”未来人工智能会赋能各个行业,对相关应用技术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将更加凸显。“当前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如何破局,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和企业需要‘抱团合作’,信息与智能技术产业学院对于产教深度融合的探索,正走出一条打造校企‘协同创新、协同育人、协同引才’共同体的新路子,未来重点打造V2X人才培养体系,校企协同开发核心系统课程,为车联网通信技术、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人才支撑。”刘云翔表示。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1083447.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