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在联合国中小微企业日当天,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交流中心)和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联合主办、度小满协办的 “数字金融促进中小微企业绿色复苏”论坛活动在北京举行,国内外数字金融专家、小微企业代表、金融科技公司、研究机构代表等出席了本次论坛活动。中小微企业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支持其发展对于确保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和包容性复苏至关重要。而新冠疫情以来,中小微企业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国际贸易中心(ITC)2021年在136个国家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四分之一的微型企业(收入在300万元人民币以下)在疫情爆发三个月后面临永久关闭的风险。相比之下,面临永久关闭风险的大型企业占其总数的比例不到十分之一。(图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副代表乔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副代表乔展在致辞中表示:“技术普及使得数字化嵌入许多产品和服务中,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此时技术支持、技能培训和基础设施的搭建都必须配套到位,否则难以确保数字化的包容性和公平性。特别是金融机构,其服务和产品对中小微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必须在设计和提供数字金融服务时牢记这一点。”
(图为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张翼)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张翼回顾了交流中心和开发署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在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方面的努力,特别是在金融扶贫领域,先后开展了小额信贷扶贫创新示范项目、引入了普惠金融体系的政策理念,以及可持续发展目标影响力融资研究和促进项目,将普惠金融纳入了可持续发展目标融资宏大的叙事框架,赋予其丰富的内涵。2022年,结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和中国乡村振兴战略,交流中心与开发署合作启动了可持续金融助力农村小微企业振兴项目,将探索利用数字金融手段促进农村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可行做法,助力产业振兴,支持农村小微企业、合作社和农户绿色发展。
(图为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单立坡)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单立坡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中小企业是推动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推动各国中小企业成长壮大,对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全球经济发展遭遇多重挑战,疫情的不确定性、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对中小企业正常经营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越是在困难时期,越要坚定信心、增进团结,携手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和活力。单立坡主任在主旨发言中表示,发展不确定、信息不对称、规模不经济是中小微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主要原因。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疫情发生以来研究出台各项惠企政策,多措并举持续加强对小微企业的定向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得到持续优化。单立坡主任从创新金融货币政策,提升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普惠性和精准性;完善融资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增信降费分险;拓宽多元资本市场渠道,满足中小企业全周期发展需求;发挥金融科技作用,深入挖掘企业自身价值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国支持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政策体系,并介绍了中心在产融对接、科技金融、直接融资服、提升融资能力等方面,积极创新探索中小企业融资政策落地落实,有效帮助中小企业提升融资可得性和便利度的实践做法。
(图为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马彬)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马彬表示,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世界经济复苏步履维艰,全球发展遭遇严重挫折。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稳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同时,数字化和绿色化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将产生重要影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作为服务于全国中小微企业的国家级行业协会,将在支持数字金融发挥更大作用,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促进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的培育和资本市场服务方面不懈努力和做出贡献。
(图为度小满首席风险科学家张俊)度小满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金融助力农村小微企业振兴项目”的合作方之一,为项目提供资金和数字金融技术等方面支持。度小满首席风险科学家张俊在活动上表示,疫情加剧了小微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金融科技一方面可以提升融资效率,满足小微客户“短、频、急”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更精准识别小微客户的风险特征,降低融资成本,提升小微客户的获得感。度小满将继续发挥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优势,不断降低小微的融资成本,助力他们实现可持续复苏。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1082058.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