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中旗生物医疗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旗医疗”)自主研发的一款心电数据管理软件,入选由省经信厅、省科技厅等评审通过的《湖北省创新产品应用示范推荐目录(2023年版)》。该产品已在我省多家三甲医院及基层医院临床使用,年服务患者15万人次。据反馈,相关医疗机构心电图判读的正确率从72%提升至95%以上,临床医师对心电图报告结果的满意度提升了三成。其中最为核心的Alpha ECG多导同步心电算法,正是由该企业AI研究中心负责人朱佳兵领衔研发。心电图、心脏彩超和心肌酶是心脏最常规的检查“三件套”,医生通过看心电图来解析“心语”已有百年历史。朱佳兵在业界较早率队应用人工智能手段来捕捉神秘的电流曲线,教机器读懂“心语”。揭榜国家级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
朱佳兵正在对智能心电算法—导联推导的有效性进行验证。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今年9月,中旗医疗的一款动态心电新品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青睐,收获多笔订单。这是中旗医疗首款自主知识产权、软硬件技术全面自主研发的产品。其中,经国际相关标准评估,该产品所搭载的QRS复合波检测算法检测灵敏度超过99%,在心搏分类、心肌缺血、房颤检测等核心模块上的综合检测准确率超过88%。这正是朱佳兵领衔团队的最新成果应用。朱佳兵介绍,“通过算法的加持,能提高国产医疗器械的诊疗精准度。目前在全球医疗级人工智能+心电产品领域,成熟产品还未出现。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给了我们一次‘赶超’的机会。”2022年,中旗医疗“心电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入选“工信部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揭榜项目”。目前,朱佳兵率队研发的多款搭载人工智能技术的心电类产品,已进入临床测试或临床验证阶段。朱佳兵介绍,其中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12导联重构18导联心电产品,已完成临床测试并通过专家双盲评价,已正式步入临床验证阶段。该产品一旦获批国家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将成为我省首个心电类人工智能创新医疗器械产品。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提升“心病”诊断准确率
朱佳兵正在对智能心电算法—导联推导的有效性进行验证。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位于光谷的中旗医疗AI研究中心,朱佳兵带领团队正在训练人工智能成为“读心高手”。他的跨学科团队成员,有来自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智能传感、自动化等领域的专家,也有生物医学工程、病理学、医疗器械、心电诊断等方面的技术人才。“在‘教会’AI之前,我们自己先得学成专家。”朱佳兵介绍,相对于较为直观的超声影像,人工智能要捕捉心电图曲线细微变化背后的生理意义,难度更大。他告诉记者,技术团队梳理了232个心电图疾病诊断术语,这相当于是人工智能必须学习的232个“语言符号”。长达5年时间里,朱佳兵率队“解译”200多类“线头”背后隐藏的疾病诊断的玄机并已有成果。“‘房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不少患者到成年时才被发现。”朱佳兵介绍,此类疾病临床症状不典型,心电图却呈现出一种特殊波形。其检出率依赖心电图医生的经验。良医难求,人工分析心电图面临严重的专业人才缺口。如果人工智能及时“补位”,通过快速学习就有可能提升临床医生对“心病”的检出率。11月,《基于人工智能的房间隔缺损心电图检测:一种新型诊断工具》发表在全球知名期刊《心血管医学前沿》上,朱佳兵团队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合作,通过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将心电图“揪”出房间隔缺损的临床漏检率降低了32%。从冷门奔赴热土,回流人才成长为企业骨干
朱佳兵和研发人员在对智能心电算法-导联推导的有效性进行验证。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从没想过,当初进的‘冷门’如今‘门庭若市’。”朱佳兵2011年从武汉科技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毕业后,以高分考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就在他求学期间,人工智能渐渐从好莱坞大片中走进现实,中国成了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最大的“试验场”之一,对相关人才的需求爆发式增长。AI需要通过大量数据来训练模型,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这些都需要统计学的知识作为支撑。作为专业人才,朱佳兵毕业后来到上海。上海是国内最早布局人工智能产业的城市之一,也是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他迅速成长为一家初创企业的算法技术负责人。2017年,武汉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光谷出台全国首个区域性《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包括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人才奔赴武汉。中旗医疗向朱佳兵伸出了橄榄枝。彼时,这家企业心电监护和超声影像产品已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市场占有量排名靠前的心电图机品牌。中旗医疗将每年营收的20%以上投入研发中,致力于医疗产品技术创新。那时,全球已有团队正在研究将人工智能搭载在采集生理信号的设备中。中旗医疗决定组建人工智能团队,朱佳兵成为心电研发中心“算法组”的第一位人才。朱佳兵介绍,当初试水的“算法组”已经扩展成为拥有10余位人才的企业核心研发部门,还在不断通过校企合作吸纳研发力量。他不仅在汉立业,也已在此安家,今年还获评首届“武汉英才”计划培育支持专项先进制造领域人才。当下,武汉锚定智慧医疗等方向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朱佳兵看到了企业和城市投入智慧医疗赛道的决心和拼劲。他说:“企业超前布局,有投入的胆魄,城市拿出蓝图,有发展的规划,有勇有谋,人才唯有用心用意!”(长江日报记者李佳 通讯员武人才 武经宣)【编辑:张靖】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1081483.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