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华文教育机器人”专家:基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多模态教学资源正成为趋势

中国侨网北京11月23日电 (记者 金旭)目前,华侨大学研发的近500台“华文教育机器人”分布在韩国、加拿大、新西兰、菲律宾等国家的60多所华文学校中。作为“华文教育机器人”研发团队主要负责人之一,华侨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王华珍表示,这是中国首款专门为华文教育量身定制的智能教育机器人,以“学伴”的形式,让海外华裔青少年在缺乏中文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学习中文的听说读写。“前期调研多方面考察了不同国家中文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需求差异,还有对机器人接受程度等,明确了机器人的教学目标和应用场景,开发了适应不同水平的教学课程和题材。”王华珍表示,将继续根据用户反馈不断改进语音交互、对话逻辑、教学内容的互动模块,希望通过科技的力量帮助海外华文教育改善面临的“三教”(教师、教材、教法)难题。“从开始研发到400台机器人走进菲律宾华文学校,一共花费了近5年的时间。”王华珍说,语言学习应用模块和人机互动功能模块能在寓教于乐中帮助学生提高中文理解能力。“随着人工智能和华文教育教学的进一步融合,基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多模态教学资源正成为流行趋势。”王华珍说,AI技术与华文教育的融合关键在于保留教师创造性的同时,实现真正的教学价值。“例如,基于中文语言特点的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义理解等算法能够提高教学交互的流畅性;虚拟现实、元宇宙、数字人的沉浸式课程内容能够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这些是AI技术的优势,但并不能完全取代教师。”(完)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1080263.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0)
中国侨网的头像中国侨网
上一篇 2023年11月23日
下一篇 2023年11月23日
198抢自链数字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