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成立“西湖之光”算力联盟,最高补助300万元!西湖区打造人工智能算力资源共治共享新高地

推动科技创新从“书架”到“货架”,西湖区使出制胜一招——11月22日,由浙江大学和西湖区联合发起的“西湖之光”算力联盟正式成立。三大电信运营商以及人工智能算力领域的领先企业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骋风而来数字科技公司成为联盟的首批成员。成立“西湖之光”算力联盟,最高补助300万元!西湖区打造人工智能算力资源共治共享新高地今后,该联盟将通过搭建“政府-高校-校企”开放共享的人工智能产业合作创新平台,推动模型的模式变革,搭建高水平超算中心,打造全国领先的政产学研用创新发展高地。什么是算力?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加工、处理,成为新时代的生产力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通俗来说,可以把算力理解为是一种‘燃料’,通过算力生产出大模型。”西湖新基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朱立解释。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能感受到算力技术带来的便利。就拿垂直类大模型中的智能交通领域来说,当你打开手机智能导航软件,可以看到实时路况、智能避堵、交通预测等功能,甚至还能实时显示前方红绿灯状态,并在红绿灯变换时间小于10秒时提供倒数读秒信息。再比如视频编辑软件,其中“一键成片”的功能很受当下年轻人的喜爱,用户可以将自己的视频素材快速生成一部完整的视频作品。“算力是生成模型的前置条件,我们需要通过算力培养出大模型,形成一条制作视频的流水线,待流水线成熟,我们只要发出指令,视频软件就自然能生成想要的作品。”朱立介绍。在杭州骋风而来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源看来,算力平台可以为高校研究人员提供高效、可靠的科学研究环境,“浙江大学在教学科研过程中有巨大的算力需求,例如生物学院的蛋白质检测领域,以及物理学院的自然灾害预检测环节,都会有大量的运用。”不仅如此,算力还为智慧教育、医疗数据处理、科学计算等领域提供了强大、高效、可靠的计算支持。成立“西湖之光”算力联盟,最高补助300万元!西湖区打造人工智能算力资源共治共享新高地西湖区主要负责人表示,算力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必争之地”,是重要的“新质生产力”。“西湖之光”算力联盟的成立,对于西湖区来说,不仅恰逢其时,更有独家优势。西湖区作为城市大脑科研基地、数字经济先行区、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拥有万亿规模的头部企业和国家级科研机构巨大的算力需求。当前,西湖区大力推动云创、科创、文创三创融合,这里落户了全省唯一的国家实验室,诞生了阿里云、蚂蚁、浙大网新等一大批优秀的数字经济企业。“西湖之光”算力联盟的成立,将为人工智能产业在西湖区各领域垂直模型的孵化提供发展土壤。以此为契机,一个全新的服务体系正在加速构建——日前,由区属国有企业西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牵头,围绕融合大资源、打造大模型、服务大公共、联动大产业四个方面,搭建起以政府为主导、联盟共建的算力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启动。“今后,我们将打通产业信息链、门槛链、信任链、安全链,形成异构融合、算网协同、绿色低碳的高入住率‘共用房’算力支撑体系,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数字经济提能、科研创新需求提供算力底座。”西湖投资集团监事会主席陈劲松表示,该平台将进一步加快构建具有西湖区辨识度的协同创新标准输出地、大模型创新孵化策源地、数据深度开发应用创新地,为杭州打造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输出西湖模式。成立“西湖之光”算力联盟,最高补助300万元!西湖区打造人工智能算力资源共治共享新高地值得一提的是,一系列针对算力产业的利好政策也“纷至沓来”——近日,西湖区制定出台了《西湖区加快算力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其中,企业自主投资建设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并对外输出算力服务,服务企业数达到100家(含)以上,经审核,给予企业最高300万元的补助;对通过西湖区算力公共服务平台使用智算算力的企业,发放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的“算力券”,按照智算服务金额的50%给予算力补贴,单个主体年度补贴金额不超过100万元;对开发垂直领域专用模型,在西湖区成功落地并实现市场化应用的,按照不超过研发成本30%的标准给予牵头研发单位补助,最高可获得200万元。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1080135.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0)
杭州日报的头像杭州日报
上一篇 2023年11月22日 下午5:50
下一篇 2023年11月22日
198抢自链数字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