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诗童)11月21日,“中国新发展奖(China New Development Awards)”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向10部英文学术图书的作者颁发奖牌,以表彰他们为推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的重要研究贡献。施普林格·自然自2019年发起设立该奖以来,已有50部学术图书获奖,每部图书都有来自中国研究机构的编著者,并与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一个或多个目标直接相关。今年的获奖图书均由施普林格·自然旗下的施普林格(Springer)和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Palgrave Macmillan)于2022年出版,涵盖了专著、手册、会议论文集、百科全书等多种图书类型,聚焦环境科学、教育学、计算机、工业化学、医疗卫生、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热点课题。2023年第五届“中国新发展奖”十部获奖图书及奖牌。主办方供图环境科学作为“中国新发展奖”的重点关注领域,今年有三部图书获奖,涉及碳中和、室内空气质量和循环经济。人工智能作为当下的热点话题,今年有一部会议论文集获奖,另有一部教育学获奖图书则关注了课堂上的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医疗卫生领域的获奖图书聚焦曾在新冠病毒感染诊断中发挥特别作用的影像解剖学。今年的获奖图书还关注了中国扶贫战略的演进,该部凝聚了作者三十年研究成果的著作以开放获取形式出版,将有助于更多的读者立即免费获取相关成果,让更多国家和地区获益于中国的成功经验。施普林格·自然大中华区总裁暨全球图书总裁汤恩平(Niels Peter Thomas)博士说:“今年是‘中国新发展奖’的第五届,也是可持续发展目标行至中点并开启加速行动的一年。过去5年,50部获奖图书全方位展现了中国学者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贡献。希望通过这个奖项,让更多优秀的可持续发展相关学术成果获得人们的关注,以支持学科发展及相关的政策决策,帮助全球应对各种可持续发展挑战。”
施普林格·自然2019年发起设立“中国新发展奖”以来的全部50部获奖图书。主办方供图本届获奖的大型参考书《室内空气质量手册》主编之一的清华大学张寅平教授表示:“中国城镇化晚于发达国家,因此室内空气污染问题的出现也晚于这些国家。但中国学者在借鉴外国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自身国情,作出了许多颇具特色的研究成果。这部书由来自中、美、英、法等19个国家的136位该领域专家和学者共同撰写完成,充分展现了国际科学合作,在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可持续发展挑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国新发展奖”是施普林格·自然“可持续发展目标”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旨在通过促进相关研究成果的分享和传播来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自2015年联合国推出可持续发展目标以来,施普林格·自然已出版了80多万篇相关的文章或图书章节,总引用量超过950万次。“中国新发展奖”评选委员会由施普林格·自然的内部专职编辑和可持续发展项目主管人员组成,以研究的科学价值和社会影响力作为主要评选标准,每年评选出十部获奖图书。
第五届“中国新发展奖”部分获奖代表与施普林格·自然相关负责人合影。主办方供图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1080061.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