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重庆加速健全绿色金融“五大支柱”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迈上新台阶

重庆日报记者10月17日从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获悉,自2022年8月获批成为全国首个省级全域覆盖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以来,重庆加速健全绿色金融“五大支柱”,高水平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目前,试验区建设已取得系列标志性成果,迈上了新台阶。据悉,绿色金融“五大支柱”是指绿色金融标准体系、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绿色金融国际交流合作。1年多来,重庆以构建完善这“五大支柱”为抓手,按照“责任制+清单制+时间表+路线图”方式分类挂图督战,闭环落实、压实责任,形成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牵头组织、市级部门协调联动、区(县)政府强力推进、金融机构深度参与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良好生态。其中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方面,重庆建立健全标准储备机制,成立自律性组织“重庆市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和绿色金融数字化创新实验室,并按照“急用先行”原则,持续开展绿色金融标准研制和试点。1年多来,重庆牵头和参与了4项全国绿色金融标准研制,先后出台了《重庆市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抵(质)押贷款业务指南(试行)》等12项地方标准。在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方面,重庆根据《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针对法人与非法人,制定了分层次、分类别的披露模板并持续迭代优化,推动全辖70余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环境信息披露。同时,成功开发出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碳账户系统,推动获碳减排支持贷款的企业通过碳账户系统披露碳减排信息;建立了企业“洗绿”“漂绿”等风险行为的联防联控机制。目前,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采集企业环保违法和碳履约信息1万余条。在完善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方面,重庆积极开展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并将转型金融纳入再贷款和再贴现支持范围;加大财政政策激励,推动市财政对碳减排贷款给予2‰财政补贴,江津区、渝北区等19个区县出台财政贴息或风险补偿政策。同时,还按季对金融机构和区县政府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情况开展评价。在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方面,重庆积极推动金融机构组建绿色专营机构,引导、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截至2023年6月末,全市各类绿色金融专营部门、分支机构等绿色金融组织达29家;全市近70家金融机构,共计推出330余款绿色金融产品。在绿色金融国际交流合作方面,重庆积极发挥试验区先行示范作用,积极参与20国集团(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相关工作,推动中新绿色金融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渝召开。同时,高规格承办第五届中新金融峰会绿色金融分论坛、首届西部国际碳中和技术成果博览会暨企业家高峰论坛;大力引进国际技术和资本,支持重庆的绿色低碳基金、零碳示范园区和零碳项目建设。目前,重庆的绿色金融国际交流合作取得了新突破。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1078926.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0)
重庆日报的头像重庆日报
上一篇 2023年10月17日 下午7:50
下一篇 2023年10月17日 下午10:37
198抢自链数字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