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由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举办的2023世界肺癌大会(WCLC)于今年9月9-12日在新加坡召开。WCLC是致力于肺癌和其他胸部恶性肿瘤的多学科肿瘤学会议,旨在共同探讨肺癌和其他胸部恶性肿瘤的前沿诊疗进展。本届WCLC恰逢会议主办方国际肺癌联盟(IASLC)、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和中国抗击肺癌联盟(CAALC)联合会议成立10周年,医脉通特邀IASLC-CSCO-CAALC联合会议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白春学教授进行专访,为我们介绍人工智能(AI)技术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前景,并揭开元宇宙医学的神秘面纱。
白春学 教授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
-
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所长
-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主席
-
国际元宇宙医学协会主席
-
上海市控烟协会会长
-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物联网医疗分会会长
-
《Clinical e-Health》杂志主编、Frontiers in Medicine呼吸主编和AJRCCM等编委
-
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和面上等支持
-
牵头亚太肺结节评估指南等国内外共识指南30项,获批专利46 项,发表论著700 篇,其中SCI 期刊 300 篇,IF> 1700,引用>2万次,h-指数53
-
主编《未来已来-我们需要的元宇宙医学》、《物联网医学》和《现代呼吸病学》等中英文专著10部
医脉通:本次WCLC大会特设中国专场,众位中国专家学者再次唱响了“中国之声”,作为IASLC-CSCO-CAALC联席会议主席,能否请您谈谈,在中国专场中有哪些研究亮点?
白春学 教授
今年WCLC中国专场有三大亮点,分别是药物研发、AI技术应用和元宇宙医学的首次亮相。
在过去,我国的药物研发进度总体落后于发达国家,而目前我国的一些创新原研药物研发已经达到了全球先进水平,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放眼AI领域,虽然这一技术并非国人发明,但它在医学,特别是在肺癌诊断和管理方面的应用,我们已经超过了国际同行。以肺癌早期诊断为例,通过AI技术的辅助,我们可以得到比欧美国家更为精准的结果,同时覆盖更多的人群。
在元宇宙医学方面,这一概念由我们中国人首创。2022年2月19日,国际元宇宙医学协会在上海正式创立,在2月18日的选举中,我被选为主席,德国的Christoph Thuemmler教授、美国的Charles A. Powell 教授和荷兰的Niels H. Chavannes教授等5人当选副主席。我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首创这一协会,并吸引众多国际知名教授加入,这也是彰显了我国学者创新性的亮点所在。
医脉通:AI在疾病预测、基因解码、新药研发、手术辅助等领域都呈现出了极高的潜力,此次WCLC大会上,您带来了“人工智能在肺癌早期检测中的应用——中国视角”的专题报告,可否请您介绍一下报告的主要内容?
白春学 教授
我们团队探索AI应用的背景可追溯至15年前,在2008年,我率先提出了创立物联网医学的想法。物联网拥有三大特征——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这其中的智能处理便是AI的用武之地。通过物联网,医生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解决问题,但是该技术也存在缺陷,例如云专家无法“分身”,无法对患者进行全时空指导。
而随着元宇宙时代的来临,我们可以通过虚实互动的平台帮助医生“分身”,达到“物联健康新契机、元面名家零距离、虚实连动加质控、人机融合无人敌”的效果,助力实现“名医治未病,元医惠众生”这一愿景。
医脉通:随着AI在肺癌领域探索的逐渐深入,能否请您结合临床经验,谈谈您认为,AI将为肺癌的临床诊疗格局带来怎样的变化?
白春学 教授
AI在肺癌诊断、防治和管理上的应用,将革命性地改变肺癌现有的治疗格局。近年来,肺癌的药物研发实现了众多突破,然而我国肺癌的五年生存率仅为19.7%。如果能通过AI做好早期肺癌的诊断,在<1 cm的肺结节中发现早期肺癌,那患者的生存获益将大大改善,甚至实现肺癌的彻底治愈。这样一来,我们就营造出了患者、国家、医生和医保四方都满意的局面。
总而言之,在未来,由元宇宙医学和AI技术所引导的早期诊断将会是肺癌诊疗的重要突破口,期待这些技术的应用为肺癌患者带来更好的明天。
撰写:Babel
审校:白春学 教授
排版:Babel
执行:Babel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1072265.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