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14日消息(记者冯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自8月15日起施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出台《办法》,旨在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此次公布的《办法》明确:国家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促进创新和依法治理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实行包容审慎和分类分级监管。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沈括表示,《办法》在强调安全底线的基础之上,为产业发展留下更好的支撑。
吴沈括:这次特别强调对于公共数据的分类分级、开放共享问题,另外也解决一些实际的痛点问题,特别是数据的供给和算力的供给问题。
此外,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等内容,《办法》也明确:提供者对使用者的输入信息和使用记录应当依法履行保护义务,不得收集非必要个人信息,不得非法留存能够识别使用者身份的输入信息和使用记录,不得非法向他人提供使用者的输入信息和使用记录。提供者应当依法及时受理和处理个人关于查阅、复制、更正、补充、删除其个人信息等的请求。
此次《办法》的出台将对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生态产生巨大影响。
吴沈括:有先导性意义,境外企业主要是跨国企业的治理运行模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对于提高我们国际治理规则的话语权或者影响力有很重要影响。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1058434.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