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AI持续狂飙 监管讨论日渐升温

本报记者 秦枭 上海报道

去年年底,由ChatGPT掀起了新一轮人工智能的热潮还在持续。以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和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成为本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采访了解到,当前人工智能对各个行业的渗透性、扩散性和颠覆性与日俱增,特别是以预训练大模型、AI for Science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在引发新一轮 AI 创新热潮,伴随大模型带来的生成式 AI 突破,科技、经济、社会等领域将迎来深刻变革,有望推动世界迈进通用人工智能的新时代。

由“虚”向“实”

“我们非常有幸共同见证了科技革命的几次浪潮,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云计算、人工智能,每一轮变革都给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毫无疑问,站在今天,通用人工智能正给我们无穷的想象空间,也正带领我们走进下一个黄金十年。”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日前表示。

而大模型作为人工智能的底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显示,当前,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参数在10亿规模以上的大模型全国已发布了79个。“出品方”涵盖互联网巨头、AI概念上市公司、服务器龙头企业、科研院所与一级市场创业公司。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模型大多聚焦在语言模型上,而对企业客户而言,通用大模型有着专业知识与行业数据积累不足、针对性与精准度不够的痛点,且企业客户对数据的专业性要求很高,容错率较低,信息失误会带来法律风险,企业需要可控、可追溯、可修正,且能经受充分测试的大模型。

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直言,很多AI大模型看似全能,但面对各个行业,它们往往只能解80%的问题,剩下的20%很容易出错,从而带来混乱。为此,AI企业需要根据客户的业务特点,在通用大模型之外,再打造专属“小模型”。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侯阳也认为,未来每一家公司都需要成为数字化公司,每一个应用都将由人工智能驱动。微软将通过AI推动智联产业升级,包括:制造业与能源,零售与电商,数字原生游戏,金融及保险服务,医疗与生命科学,教育与人才培训。

不过,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也提醒道,企业需要行业模型,但无法解决成本和难度问题。

基于此,腾讯策划了所谓MasS(“模型即服务”)业务,也就是帮客户快速完成“小模型”的定制开发,而百度希望借鉴芯片代工模式,通过自身拥有的超强算力、超大数据和千亿级大模型,为各行业提供自动化、标准化的AI模型定制服务。

AI需要监管

AI技术的发展在产生一系列成果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和潜在的风险因素。有关AI监管的讨论正在升温。

特斯拉总裁CEO马斯克强调:“面对上万台甚至数百万台的最先进的深度人工智能计算机,我们需要有监管措施来确保这些计算机都可以协同并有序工作,以成就一个单一的综合‘超级智能’。未来,‘超级智能’将比人类更有能力,也同时存在着风险。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确保担忧的事情不会发生,迎接积极未来的到来。”而这也不是马斯克第一次公开表示AI需要加强监管。

微软原执行副总裁、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则表示,对于人工智能,我们还是要有一定的监管,要有一定的保障,随着人工智能变得越来越强大,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需要认识到社会的力量,我们必须共同努力,动员微软、谷歌等机构来共同参与。

实际上,从去年年底ChatGPT带来此轮AI热潮后,关于AI监管的问题讨论一直在持续。此前,国际非营利组织“人工智能安全中心”表示,已有数百名顶级人工智能科学家和知名公众人物签署了一份关于人工智能风险的公开声明,该声明由CAIS撰写,其内容非常简短,即“降低人工智能的灭绝风险,应当与流行病、核战争等其他大规模的风险一起纳入全球优先事项”。

不仅如此,各国的监管部门也开始关注ChatGPT的安全性。欧洲议会以499票赞成、28票反对和93票弃权,高票通过了《人工智能法案》(AI Act)谈判授权草案。按照欧盟立法程序,欧洲议会、欧盟成员国和欧盟委员会将开始“三方谈判”,以确定法案的最终条款。

在国内,相关立法也已提上日程,人工智能法草案预备在今年内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6月20日,首批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清单也已经出炉,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26家公司、共计41个算法榜上有名。

2018年图灵奖得主、Meta AI基础人工智能研究团队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杨立昆建议:“从长远来看,要让人工智能平台安全使用的唯一办法就是让它开源。想象一下,未来我们每个人都通过人工智能助手和数字世界来进行互动,比如说10年或15年之后,我们只需要和我们的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对话,我们所有的信息都会通过人工智能助手系统,如果技术只是被少数公司来控制的话不是好事。”

(编辑:张靖超 校对:颜京宁)

AI持续狂飙 监管讨论日渐升温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1055643.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0)
中国经营报的头像中国经营报
上一篇 2023年7月7日 下午5:05
下一篇 2023年7月7日 下午5:08
198抢自链数字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