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中国继续推进人工智能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 为世界释放更多“智能红利”

央视网消息:作为今年世界互联网大会配套活动之一,25日—27日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重点就“人工智能时代:构建交流、互鉴、包容的数字世界”的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继续推进人工智能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 为世界释放更多“智能红利”

针对加强人工智能治理等议题,总台记者对外交部军控司副司长沈健进行了专访。

沈健表示,加强人工智能发展的潜在风险研判和防范,维护人民利益和国家安全,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这是中国推进人工智能治理的方向。作为人工智能大国,中国始终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参与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积极贡献“中国智慧” 和“中国方案”。

2021年,中国率先在联合国场合发布《中国关于规范人工智能军事应用的立场文件》,主张各国尤其是大国应本着慎重负责态度在军事领域使用人工智能,不得以此作为谋求霸权和发动战争的工具。2022年,中国又发布《中国关于加强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立场文件》,从人工智能监管、研发、使用及国际合作环境提出主张。两份文件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

外交部军控司副司长 沈健:今年2月,中国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明确表示中方愿与国际社会就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加强沟通交流,推动达成普遍参与的国际机制,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可以说,在人工智能这一关乎全人类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上,中国展现出了负责任大国应有的胸怀和担当。

针对当前个别科技大国奉行本国优先政策,大搞“筑墙设垒”“脱钩断链”,中国始终认为,人工智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独享。中方致力于共同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人工智能发展国际环境。

外交部军控司副司长 沈健:与某些国家大搞“筑墙设垒”“脱钩断链”,推动“小圈子”合作不同,中国始终倡导共商共建共享,主张坚持联合国主渠道,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中国将继续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鼓励科技创新,用好海量数据处理带来的旺盛需求、丰富应用场景提供的试验土壤以及自上而下释放的政策红利,为国际合作“开窗”而非“设障”,推动人工智能为世界释放更多“智能红利”。

中国继续推进人工智能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 为世界释放更多“智能红利”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1051648.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0)
中国小康网的头像中国小康网
上一篇 2023年6月28日 上午1:06
下一篇 2023年6月28日
198抢自链数字人

相关推荐